换季皮肤越抓越痒! 荨麻疹不能吃什么? 营养师提供饮食保养处方

Heho健康 | 2025-03-24 08:30

季节交替之际,就是荨麻疹的好发时刻,发作起来让人恨不得大肆搔抓一番,虽然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但也容反复发作。 想要和荨麻疹好好相处,除了日常生活习惯要留意,低组胺饮食能帮助你摆脱这种烦人的状况。

反复发痒的罪魁祸首是组胺!

荨麻疹是常见的皮肤问题,像风一样来无影去无踪,因此又称为「风疹块」、「风疹」,皮肤会产生发炎、红肿、搔痒等症状,与组胺(histamine)脱离不了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它吧!

组胺是人体正常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当皮肤中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遇上潜在过敏原或受到压力、外伤等因素刺激而活化时,就会释放出组胺这个物质,来启动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是过敏和发炎的重要因子,与免疫反应有很大的关联,会造成皮肤血管扩张、组织肿胀、搔痒难耐。

当血液中组胺浓度越高,则免疫反应会越严重,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使用「抗组胺」做为第一线用药来进行治疗,目的就是要降低体内组胺含量,来缓解荨麻疹搔痒的症状。

高组胺食物易诱发荨麻疹

除了身体自行分泌的组胺外,几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组胺,差异在含量多寡,一旦摄取过多的组胺,便会引起过敏搔痒的症状。

有些食物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组胺,特别是经过燻制、发酵或腌制加工后的食物。 此外只要食物存放的时间愈久、愈不新鲜,导致变质或发酵,则食物中的组胺的浓度就会上升,这类的食物被称为「高组胺食物」。

不过每个人对不同食物的敏感度和摄取量有所差异,对于特定荨麻疹患者,可以尝试控制或避免高组胺的食物摄取达3周以上,也许可以缓解症状,执行前先与医师及营养师沟通,在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下使用最安全有效。

建议减少摄取的食物清单

  • 加工肉类:香肠、燻肉、培根、火腿

  • 鱼与海鲜:带壳海鲜、鲭鱼、沙丁鱼、鲔鱼

  • 乳制品:优格、奶酪、起司

  • 蔬菜:番茄、菠菜、茄子、酸菜、泡菜

  • 水果:香蕉、木瓜、菠萝、草莓、奇异果、柑橘类

  • 酒精:白酒、红酒、啤酒

  • 酱料:酱油、味噌

  • 其他:发酵性食品、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甜味剂、色素)、香料、香草、巧克力、口香糖、糖果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组胺的来源,当然也要懂组胺的代谢路径。 组胺在体内主要透过两种酵素代谢,分别是神经系统中的 histamine N-methyltransferase(HMT)与肠胃系统中的 diamine oxidase(DAO),前者主要负责代谢细胞自行产生的组胺,而后者负责在小肠中代谢食物来源的组胺,共同维持组胺代谢平衡。

当摄取过多富含组胺的食物,而酵素来不及顺利分解时,就会让体内组胺浓度居高不下,容易诱发荨麻疹的发生。 还有一些食物会干扰组胺代谢酵素的活性,举例来说酒精本身就属于高组胺的饮品,在肠道中甚至还会抑制DAO的活性,影响组胺代谢,让体内组胺浓度上升。

荨麻疹和平相处的「饮食保养处方」

要避开这么多种容易过敏的食物,这个不能吃,那个也不能吃怎么办?

其实不用太过焦虑! 荨麻疹的成因多到数不清,压力大、情绪不稳都是导致免疫失调的原因,慢性荨麻疹通常是由自体免疫所造成,很少是由食物过敏引起,而食物过敏只是引发急性荨麻疹的其中一小部分的因素,因此过于广泛的饮食限制不见得有效,还有可能暗藏营养不良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是释放压力,找到情绪的出口并搭配药物治疗,在饮食方面谨记三要点就能获得改善。

一、挑选天然且新鲜食材

避免含有添加物的加工食品,购买海鲜时要注重保鲜,选购冷藏或冷冻水产比较安全,外食则要多留意店家保存及处理环境。

二、适量补充营养素

维生素B6、维生素C和铜是DAO的代谢相关营养素,可以帮助分解组胺,食物来源包含新鲜肉类、深绿色蔬菜及全谷类食物。

三、善用天然的抗组胺食物

槲皮素(quercetin)被称为天然的抗敏利器,是天然的植化素来源,具有抗发炎、抗氧化的特性,能够预防肥大细胞分泌过多组胺,洋葱、花椰菜和莓果类都是良好的食物来源。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