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充斥着环境毒素,包括环境荷尔蒙、重金属和空气污染等。 这些无所不在的环境污染物质,经由饮食、接触、呼吸等各种途径侵入体内,日积月累成杀手级的健康威胁,增加中风、心肌梗塞与癌症的风险。
耳鼻喉专科医生指出,要拉开环境毒素与我们的距离,降低环境毒素对身体的危害,最好是内外兼修,除了尽量阻绝环境污染物质侵入体内,健康的生活型态也很重要,有良好的饮食、运动和睡眠,才有好的生理机能对抗外来的污染源,平日养成运作正常的健康肠道、肝和肾,便能强化自体防御、解毒和排毒功能。
减毒生活第一步:少接触
工业文明带来的便捷生活,也让现代人暴露于各种环境荷尔蒙中,盛装食物和瓶装饮料的塑料容器、塑料地板和塑料玩具里有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美妆保养品、清洁沐浴品里有防腐剂苯甲酸酯和非离子界面活性剂酚类、杀菌剂三氯沙,硬塑料容器和罐头内层有双酚A。 铝、铅、砷、镉、汞、镍是现代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排放的废气和废水中也有,是常见的慢性重金属中毒来源。 空气中除了各种有害化学物质和粉尘污染,粒径小到可以直入肺泡的PM2.5中也有重金属和塑化剂。
6要诀 远离毒素入侵
无论是环境荷尔蒙、重金属或空气污染,都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周遭,很难有完全阻绝的对策,只能尽量避免接触,减少污染物质进入体内。
1.谨慎选择及安全使用塑胶容器,避免塑料容器释出的塑化剂。 例如:塑料容器大多不耐热,仅有塑胶三角分类标志5的PP材质可以耐温至摄氏135度,如以塑料容器盛装热食、微波加热,只能选用5号PP,同时也不要使用保鲜膜; 标志1的保特瓶仅耐温至摄氏40度,切勿将保特瓶装水和饮料放置车内或艳阳之下过久。
2.以玻璃、陶、磁、不锈钢材质的容器取代塑料容器盛装食物及饮料。
3.选择化妆、保养、美发品,以及牙膏、颗口水、沐浴乳等个人清洁用品,注意查看瓶罐及内容物成分,除了阴凉保存之外,使用之后也要用清水完全冲洗干净,避免塑化剂、苯甲酸酯、酚类等环境荷尔蒙经由皮肤、头发渗透至体内。
4.少吃大型掠食性鱼类,如鲔鱼、旗鱼、鲨鱼、油鱼等,避免摄入过量重金属甲基汞。
5.戒烟,拒绝二手烟害。 烟草中含有酚类,卷烟纸中含有助燃剂,烟雾中更有许许多多的致病和致癌物质。
6.居家室内空间保持通风,避免烹饪油烟、焚香等燃烧气体及香氛、芳香剂、杀虫剂等挥发性有机物。
3多 助解毒排毒,建立自体清净功能
侵入人体内的大多数环境毒素,可以经由肝脏的两阶段解毒运作,将毒素分解或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低的型态,然后随汗液、尿液、粪便排出体外,健康且运作良好的肝、肾、肠道,有助于提高自体清净功能,降低环境毒素紊乱内分泌系统及致病、致癌的风险。
1.多吃有助肝脏解毒的食物,补充必需营养素和益生菌:包括多摄取肝脏解毒所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群、胺基酸、抗氧化剂; 提升肝脏解毒酵素作用活性及修护肝细胞的锌、镁、硒及植化素; 优化肠道菌相的益生菌,并细嚼慢咽植物纤维,以提供促进益生菌生长的益生元。
2.多喝水:提高代谢和排泄效率,将毒素经由尿液、汗液排出。
3.多运动:刺激肝脏解毒酵素作用,并加速出汗排毒; 也可以多到山里有氧健走,吸收芬多精和氧气,净化肺部。
建立自体清净功能日常饮食型态要健康,维持营养均衡,从天然食物中即可摄取到助力肝脏解毒的营养素,如花椰菜、高丽菜、白菜、白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植化素和多种营养素,有丰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芦笋、酪梨里有谷胱甘肽,葱、蒜、洋葱里有硫化物,海鲜和肉类里有硒,蔬果里有维生素C,坚果里有维生素E。
顾好体内营养生态,降低环境毒素危害风险
无论是在家吃一碗卤肉饭或是在高级餐厅用餐,我们都无法从源头确认其食材是否具备正确且足够的营养,抑或是在种植、养殖、运送乃至烹饪的过程是否有环境毒物的曝露; 如果要精准调整体内的营养生态,营造良好的免疫、自律神经及荷尔蒙的体内环境,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安排精准检测,包括抽血、尿液、粪便肠菌态等,再与医生及营养师做充分讨论,从生活型态、饮食、营养补充及益生菌调整等方面多管齐下,以降低环境毒物对身体的危害,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