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指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原,而引起的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吸入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变应原或者是食用坚果、牛奶、芒果、鸡蛋等变应原,均可诱发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出现鼻痒、鼻塞、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随眼痒、喉痒、流泪、咳嗽、胸闷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等明确诊断。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指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原,而引起的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而引起的疾病。吸入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变应原或者是食用坚果、牛奶、芒果、鸡蛋等变应原,均可诱发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出现鼻痒、鼻塞、清水样鼻涕、阵发性喷嚏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随眼痒、喉痒、流泪、咳嗽、胸闷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鼻内窥镜检查、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等明确诊断。
症状
过敏性鼻炎可出现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等症状,具体如下:
1、鼻痒
过敏性鼻炎可导致鼻腔黏膜、腺体释放炎症反应介质,会引起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淋巴管扩张,刺激鼻腔黏膜,从而引起鼻痒。部分患者可伴有眼部、咽部、软腭发痒。
2、鼻塞
一般表现为两侧鼻塞。对于花粉过敏的患者,鼻塞程度较为严重,且可伴有嗅觉减退的症状。
3、阵发性喷嚏
患者还可出现多次阵发性喷嚏的症状,通常每次少则三到五个喷嚏,多则十几个。
病因
过敏性鼻炎是基因、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与遗传、吸入性变应原、食物变应原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遗传
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临床发现,免疫球蛋白E相关候选基因、细胞因子等参与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
2、吸入性变应原
比如动物排泄物、花粉、柳絮、尘螨、真菌孢子等,可诱发过敏性鼻炎。
3、食物变应原
比如牛奶、大豆、鸡蛋、花生、芒果、菠萝等,可引起过敏反应,造成过敏性鼻炎。
就医
过敏性鼻炎出现鼻痒、鼻塞、阵发性喷嚏等症状,持续无法缓解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另外,如果患者服用抗过敏药物,比如西替利嗪、依巴斯汀、氯雷他定等,症状仍然无法缓解或者无法耐受药物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就诊。此外,如若患者存在哮喘、鼻息肉等易加重过敏性鼻炎症状的疾病,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需要保持家中整洁,出门佩戴口罩,及时寻找并切断过敏原,降低发病的几率。
治疗
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保持家中整洁,定期室内外通风,出门佩戴口罩、眼镜,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鼻痒严重,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稀释抗原。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缓解鼻痒、鼻分泌物增多、打喷嚏等症状。患者还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改善病情。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下鼻甲增生肥大,必要时可以做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达到改善通气的目的。
日常
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改善生活环境、加强饮食管理、定期监测病情等,具体如下:
1、改善生活环境
患者需要保持室内清洁、干爽,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对动物皮屑过敏者,应避免与宠物近距离接触。
2、加强饮食管理
患者需要加强饮食管理,及时寻找并切断食物变应原,比如花生、牛奶、鸡蛋、大豆等。
3、定期监测病情
患者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明确病情有无加重,并根据自身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过敏性鼻炎无法预防,但是患者可以通过加强饮食管理、改善生活环境、保持愉快心情等,降低发病率,具体如下:
1、加强饮食管理
食物变应原,比如牛奶、大豆、花生、鱼、螃蟹、鸡蛋、芒果、奇异果等,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因此需要加强饮食管理,避免食用致敏物。
2、改善生活环境
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包括花粉、柳絮、尘螨、动物皮屑等。因此需要改善生活环境,远离上述变应原,保持家中环境整洁,每日开窗通风,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疾病的发作。
3、保持愉快心情
此病无法治愈,需要长期治疗、慢性管理。因此需要保持愉快心情,积极调节不良情绪,有利于增强免疫功能。
诊断
过敏性鼻炎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过敏原皮肤实验、特异性IgE检查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医生查体,可以观察患者有无鼻甲肿大、鼻腔黏膜暗红色或者浅蓝色、鼻道小息肉、鼻腔水样分泌物、结膜充血、眼睑肿胀等情况,进行初步的诊断。
2、过敏原皮肤实验
包括过敏原皮内试验、斑贴试验、皮肤针刺试验等,能够观察过敏原与皮肤接触后的反应,来确诊疾病。
3、特异性IgE检查
过敏性鼻炎患者做此检查,如若结果呈阳性,并且高于或者等于2级,同时接触阳性IgE对应的过敏原后可诱发症状,即可确诊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