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不是一个疾病名,是一组以侵犯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器官为主的慢性疾病。
风湿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代谢等因素有关。发病后常表现为关节病变,除了关节疼痛还会有关节肿胀、活动障碍。随着病情进展,病变还会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及组织,如皮肤、心脏、肺、肾脏、血液、神经等。
风湿病种类繁多,目前尚无较好的根治方式,建议确诊后及时给予治疗,以免累及心脏、肺部等脏器影响预后。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风湿病不是一个疾病名,是一组以侵犯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结缔组织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器官为主的慢性疾病。
风湿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自身免疫、代谢等因素有关。发病后常表现为关节病变,除了关节疼痛还会有关节肿胀、活动障碍。随着病情进展,病变还会侵犯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及组织,如皮肤、心脏、肺、肾脏、血液、神经等。
风湿病种类繁多,目前尚无较好的根治方式,建议确诊后及时给予治疗,以免累及心脏、肺部等脏器影响预后。
症状
风湿病的典型症状有关节疼痛、晨僵、关节肿胀和压痛以及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1、关节疼痛
不同风湿病关节的受累部位及疼痛性质也不一样,风湿热主要以膝、髋、踝、肘等全身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为主。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以掌、腕、指、趾等小关节对称性持续性肿痛症状为主,休息后症状还会加重。骨关节炎则以单侧或双侧膝关节疼痛症状为主要表现,活动后症状会加重,休息后会减轻。
2、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会感觉关节、腰部等受累部位有僵硬感,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中较为突出,症状可持续数小时。
3、关节肿胀和压痛
骨质增生造成的肿胀通常按压如骨样坚硬,不能移动;因为积液或积血造成的肿胀会有波动感,压痛点能较为准确的找到病变部位。
4、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当关节软骨和骨受到破坏时会出现关节畸形、关节半脱位等情况,影响关节功能。
病因
大多风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先天性缺陷、感染因素、自身免疫异常、外界因素等有关。
1、遗传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研究发现,若家族成员患有风湿性疾病,后代患病几率要比正常人高。
2、先天性缺陷
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代谢、免疫功能发生异常,均有可能会导致风湿病。
3、感染因素
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风湿热。
4、自身免疫异常
抗原递呈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等功能改变会引起自身抗体交叉反应,导致患病。
5、外界因素
长期过度饮酒、食用高嘌呤食物等习惯会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
就医
当患者发现自己的手、腕、足等关节部位出现持续性肿胀、疼痛、僵硬、肌肉酸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其次,如果发现自己经常口干多饮,有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疲倦、口腔溃疡、皮肤变硬等症状时,考虑是出现多个系统受累,需要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另外,若是查体时出现血细胞减少,还伴有蛋白尿、血尿等症状时应立即完善进一步检查,如自身抗体、肾功能等。
确诊是风湿病的患者日常要注意定期就医复查,避免私自停药或增减药量。
治疗
风湿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急性期以休息为主,必要时可以用夹板固定关节,以防畸形。恢复期要进行适当锻炼,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生活中需要保持正确的坐、立、卧姿势等。
2、药物治疗
疼痛较为严重时可以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依托考昔、阿司匹林等;还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其具有抗炎作用及免疫抑制作用,常见的药物有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可用于治疗结缔组织疾病。同时还可配合使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提高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
针对药物不能控制病情的患者,可以通过滑膜切除术、关节形成术、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以及软组织松懈或修复手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
风湿病日常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积极参加锻炼、做好病情监测等。
1、调整生活方式
不同的疾病在饮食、家居环境及精神上要做出调整,如痛风患者需要控制体重,以低嘌呤饮食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避免日晒、保证精神放松,避免进食光敏性食物;干燥综合征患者应保证所处环境湿润。
2、积极参加锻炼
病情稳定期要进行合适的锻炼,如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运动能维持改善机体功能。
3、做好病情监测
定期就医复查,评估治疗效果,了解疾病进展情况。
预防
积极参加锻炼、做好保暖、调整生活方式、调节心态等可以预防风湿病。
1、积极参加锻炼
日常可以参加太极拳、散步、保健体操、八段锦、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
2、做好保暖
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添衣物,做好关节处保暖,夏季暑热时避免贪凉。
3、调整生活方式
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结合。饮食上要多吃含有优质蛋白质、低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居室良好通风。
4、调节心态
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受到刺激,保持心情愉快,及时排解不良情绪。
诊断
通过完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患有风湿病。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式检查患者的皮肤、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可以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补体等常规检查以及自身抗体、遗传标记物等自身抗体检查;还要完善关节液检查及病理组织活检,有助于疾病类型的诊断。
3、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X线、MRI、超声检查等,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了解骨骼、肌肉、结缔组织等部位的发展情况以及疾病对其他脏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