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3)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药品名称
叶酸片
通用名称
叶酸片
英文名称
Folic Acid Tablets
汉语拼音
Yesuan Pian
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叶酸缺乏及叶酸缺乏所致的巨幼红细胞贫血。(2)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给药。(3)慢性溶血性贫血所致的叶酸缺乏。
规格
5mg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5~10mg,一日15~30mg,直至血象恢复正常;儿童:一次5mg,一日3次(或一日5~15mg,分3次);妊娠期、哺乳期妇女预防用药:一次0.4mg,一日1次。预防用:一次0.4mg,一日一次。
成份
化学名称:本品主要成份为:叶酸。其化学名称为:N-[4-[(2-氨基-4-氧代-1,4-二氢-6-蝶啶)甲氨基]苯甲酰基]-L-谷氨酸。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19H19N7O6分子量:441.40
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片。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较少,罕见过敏反应。长期用药可以出现畏食、恶心、腹胀等胃肠症状。大量服用叶酸时,可使尿呈黄色。
禁忌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不能单用叶酸治疗。
注意事项
(1)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2)诊断明确后再用药。若为试验性治疗,应用生理量(一日0.5mg)口服;(3)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常合并缺铁,应同时补充铁,并补充蛋白质及其他B族维生素;(4)恶性贫血及疑有维生素B12缺乏的病人,不单独用叶酸,因这样会加重维生素B12的负担和神经系统症状;(5)一般不用维持治疗,除非是吸收不良的病人。(6)静脉注射较易致不良反应,故不宜采用;肌内注射时,不宜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同管注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可应用本品。
儿童用药
参见【用法用量】。
老年用药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大剂量叶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扑米酮的抗癫痫作用,可使癫痫发作的临界值明显降低,并使敏感患者的发作次数增多;(2)口服大剂量叶酸,可以影响微量元素锌的吸收。
药物过量
因大剂量叶酸能拮抗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扑米酮的抗癫痫作用,可使癫痫发作的临界值明显降低,并使敏感患者的发作次数增多。因此,这些病人应用的叶酸剂量不应当超过1mg,主张不超过400μg为宜,以免影响病情。
药理毒理
叶酸系由蝶啶、对氨基苯甲酸及谷氨酸的残基组成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须物质。存在于肝、肾、酵母及绿叶蔬菜如豆类、菠菜、番茄、胡萝卜等内,现已能人工合成。叶酸经二氢叶酸还原酶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THFA),后者与多种一碳单位(包括CH3、CH2、CHO等)结合成四氢叶酸类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参与体内很多重要反应及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THFA在丝氨酸转羟基酶的作用下,形成N5,10甲烯基四氢叶酸,能促使尿嘧啶核苷酸(dUMP)形成胸腺嘧啶核苷酸(dTMP),后者可参与细胞的DNA合成,促进细胞的分裂与成熟。在DNA合成过程中,脱氧尿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苷酸,其间所需的甲基由亚甲基四氢叶酸提供。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减慢,但RNA合成不受影响,结果在骨髓中生成细胞体积较大而细胞核发育较幼稚的血细胞,尤以红细胞最为明显,及时补充可有治疗效应。
药代动力学
口服后主要以还原形式在空肠近端吸收,5~20分钟即出现于血中,一小时后达高峰,其t1/2约为0.7小时。贫血患者吸收速度较正常人快。叶酸由门静脉进入肝脏,以N5-甲基四氢叶酸的形式储存于肝脏中和分布到其他组织器官,在肝脏中储存量约为全身总量的1/3~1/2。治疗量的叶酸约90%自尿中排泄,大剂量注射后2小时,即有20%~30%出现于尿中。
贮藏
遮光,密封(10-30℃)保存。
包装
塑料瓶,每瓶100片。
有效期
24个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广东中山市中山港火炬开发区国家健康产业基地起步区松柏路1号 邮政编码:528437 销售热线:(0760)85339315-318 咨询热线:(0760)88287585 传真号码:(0760)88282730 网址:Http://www.succhi.com 如有问题可与生产企业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