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脂肪肝

疾病百科

重度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异常积累,脂肪量超过25%造成的肝脏病变。

肝脏是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脂肪代谢异常时会在肝细胞内堆积,重度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与长期过量饮酒、药物损伤、接触有毒物质、遗传因素等有关,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通常以右上腹不适、胀痛、乏力、厌恶油腻等症状为主。确诊的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就医复查。

名称

重度脂肪肝

就诊科室

肝胆内科

发病部位

肝脏

多发人群

肥胖人群 代谢综合征患者 糖尿病患者 长期饮酒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食欲不振 恶心 呕吐 消化不良

相关疾病

黄疸消化道出血肝硬化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凝血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 肝脏超声 CT 磁共振成像 肝穿刺活检

相关手术

减肥手术 肝移植手术

医保

概述

重度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异常积累,脂肪量超过25%造成的肝脏病变。

肝脏是代谢脂肪的重要器官,脂肪代谢异常时会在肝细胞内堆积,重度脂肪肝的发病原因与长期过量饮酒、药物损伤、接触有毒物质、遗传因素等有关,病变严重时甚至会发展为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通常以右上腹不适、胀痛、乏力、厌恶油腻等症状为主。确诊的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治疗。

日常应注意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就医复查。

症状

重度脂肪肝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部不适或胀痛、乏力、厌油腻、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1、右上腹部不适或胀痛

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伴有脂肪性肝炎,肝脏肿大牵拉肝包膜会引起右上腹部不适或轻度胀痛。

2、乏力

肝功能降低后会导致肝糖原合成能力减弱,患者会因为身体供能不足而乏力。

3、厌油腻

肝脏可以促进胆汁分泌,肝脏功能受影响会导致脂肪消化障碍,患者进食油腻食物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黄疸

重度脂肪肝会影响肝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患者会有皮肤、黏膜黄,尿液变黄、皮肤瘙痒等症状。

5、腹水

重度脂肪肝出现低蛋白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时会引起腹水,患者会有蛙状腹、腹胀、震水音等表现。

6、消化道出血

肝门静脉压力增高会导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呕血、黑便、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病因

不同类型的重度脂肪肝发病原因有所区别,如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其他类型脂肪肝等。

1、酒精性脂肪肝

通常是因为长期过量饮酒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脂肪变性造成的。

2、非酒精性脂肪肝

由于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营养不良、肥胖、中毒等因素引起肝脏脂肪变性所致。

3、其他类型脂肪肝

服用甲氨蝶呤、丙戊酸钠、他莫昔芬等药物,接触锑、钡、有机溶剂以及患有炎症性肠病、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均会导致肝脏脂肪变性。

就医

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诊消化内科。

其次,有长期过量饮酒史、糖尿病、肥胖症的患者近阶段反复出现上腹部不适、消瘦等症状时需要尽快就医,明确肝脏情况。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腹痛不止、皮肤巩膜黄染、出血倾向等情况时,需要立即就医完善凝血功能、肝功能检查等明确病因。

确诊是重度脂肪肝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控制饮食,避免过度劳累、熬夜。

治疗

重度脂肪肝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1、一般治疗

患者日常需要保证健康饮食,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适当参加锻炼控制体重,避免私自服用肝毒性药物。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胱甘肽、多烯磷酸胆碱、硫普罗宁等药物保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过3-6个月生活干预没有有效减肥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二甲双胍、非诺贝特等,达到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的目的。

3、手术治疗

重度肥胖的2型糖尿病以及中度肥胖但保守治疗不能有效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考虑减肥手术。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条件的可以考虑通过肝移植提高生存率。

日常

重度脂肪肝患者日常需要注意饮食调节、加强锻炼、注意监测病情等。

1、饮食调节

严格限制酒精摄入,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膳食营养均衡。

2、加强锻炼

每周保证有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肝脏脂肪。

3、注意监测病情

监测自己的体重、血压、血糖等变化,如果发现有出现新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复查。

预防

适当饮酒、控制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预防脂肪肝的发生,避免疾病进展为重度脂肪肝。

1、适当饮酒

日常适当饮酒,避免酗酒,以免酒精损伤肝细胞,导致肝脂肪变性。

2、控制体重

肥胖及体重超重者可以通过参加运动、控制饮食等方式减重,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吸烟,可以减少肝脏损伤。

4、定期体检

每年参加一次体检有助于了解自身健康状态,方便及时做出处理。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是否存在重度脂肪肝。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叩诊等方式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肝脏肿大、脾脏增大、肝脏叩击痛、腹水等问题;还能明确是否有皮肤、黏膜瘀斑、出血等情况,对现有病情有初步了解。

2、实验室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凝血功能、肝功能检查,重度脂肪肝患者可能合并脂肪性肝炎,因此患者可能会有凝血功能异常、持续性转氨酶升高等情况。

3、影像学检查

通过肝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脂肪变性,以及评估脂肪变性的程度。

4、特殊检查

通过肝穿刺活检可以评估肝脂肪变性程度,还可以判断是否有肝纤维化以及肝纤维化的程度等。

相关阅读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