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疾病百科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不透气的环境中,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


中暑患者通常会先出现头痛、头晕、口干舌燥、出汗增多等症状,在发病初期体温仍然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内;若患者没有及时治疗,体温会上升至38度以上,同时会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四肢湿冷等症状;如果还是没有处理,则可能会造成昏迷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会导致死亡。

名称

中暑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婴幼儿 65岁以上老人 糖尿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亚低温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头晕 头痛 四肢无力 视物模糊 注意力不集中

相关疾病

胰腺炎 脑梗死 脊柱骨折

相关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动脉血气分析 尿常规 CT检查 脑脊液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中暑是由于长时间处于高温、不透气的环境中,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疾病。

中暑患者通常会先出现头痛、头晕、口干舌燥、出汗增多等症状,在发病初期体温仍然可能处于正常范围内;若患者没有及时治疗,体温会上升至38度以上,同时会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四肢湿冷等症状;如果还是没有处理,则可能会造成昏迷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会导致死亡。

症状

中暑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三种类型,具体症状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决定。

1、先兆中暑

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四肢无力、视物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一般脱离高温环境并及时补充冷盐水后可短时间内恢复。

2、轻度中暑

此时患者体温会上升到38度以上,并且会伴有皮肤灼热、面色潮红、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等症状。

3、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其中热痉挛多表现为短暂性、间歇性的肌肉抽动;热衰竭的常见症状有多汗、乏力、恶心、呕吐等;热射病的症状以突然晕倒、神志不清、谵妄、体温超过40度等为主。

病因

中暑的病因包括自身产热增加、周围环境温度升高、热量散发障碍等。

1、自身产热增加

如在湿度过高且不透气的环境中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则会导致自身产热增加,进而会造成中暑。

2、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在周围环境温度升高时,部分患有帕金森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的人群以及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功能衰退,可能无法对体温进行良好的调节,容易使身体从周围环境获得大量热量,因此会引起中暑。

3、热量散发障碍

如果服用抗胆碱能药或者抗组胺药,亦或者存在肥胖、汗腺损伤等情况,均可能会影响体内热量的散发,所以容易诱发中暑。

就医

如果患者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后出现头疼、头晕、出汗增多、口干舌燥等症状,则应该高度怀疑是中暑所致,应该尽快在周围人群的帮助下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随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等检查,以对中暑进行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一般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在转移至阴凉处并且补充水分后可以得到缓解,而重症中暑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发生热射病的患者病死率较高。

治疗

中暑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亚低温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在发生中暑的情况后,应该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至阴凉处,并且适当增加饮水量,同时拨打120入院诊治。

2、药物治疗

对于病情比较严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可以静脉输注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恢复血压。如果出现抽搐、躁动等症状,可以给予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药物进行缓解。

3、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通过物理方式将患者体温降低到30-35℃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够改善神经预后。

日常

中暑的日常注意事项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做好安全防护、密切监测病情等。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中暑患者通常会出现出汗增多的现象,此时应该及时更换衣服和被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做好安全防护

部分中暑比较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惊厥、躁动等症状,在此种情况下,日常应该做好安全防护,防止出现坠床、跌倒等现象。

3、密切监测病情

患者应该关注自身体温、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同时观察头晕、头疼、口渴等症状有无加重。如有异常,需要立即告知医生。

预防

中暑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周围环境凉爽、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调整饮食结构等。

1、保持周围环境凉爽

在周围环境温度较高的时候,应该通过吹风扇、开空调等方法保持环境凉爽,以免造成中暑。

2、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

在外界温度较高时,尽量避免在中午外出活动,可以在早晚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外出活动,而且活动一段时间后要在阴凉处适当休息,有助于预防中暑。

3、调整饮食结构

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多喝绿豆粥或者绿豆汤,从而起到清热降温的作用,降低发生中暑的几率。

诊断

中暑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等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在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后出现头晕、口渴、头痛、出汗增多、体温升高等症状,则考虑是中暑造成的。

2、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等,将各项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分析即可确诊中暑,并且能够判断中暑的轻重程度。

3、其他检查

对于重度中暑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的情况,此时需要做CT检查以及脑脊液检查进行确诊。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