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是指患儿的智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水平。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主要与遗传、妊娠期母体感染、吸烟饮酒、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此外,早产、难产、出生后颅脑神经受损、缺乏文化教育、营养不良等也可能成为发病因素。
根据智力测试结果可以将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个等级。轻度患儿智商在50-69之间,中度患儿智商在35-49之间,重度患儿智商在20-34之间,极重度患儿智商在20以下。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是指患儿的智力显著低于正常儿童水平。
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主要与遗传、妊娠期母体感染、吸烟饮酒、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有关。此外,早产、难产、出生后颅脑神经受损、缺乏文化教育、营养不良等也可能成为发病因素。
根据智力测试结果可以将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分为四个等级。轻度患儿智商在50-69之间,中度患儿智商在35-49之间,重度患儿智商在20-34之间,极重度患儿智商在20以下。
症状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主要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四个等级,患儿的具体症状如下:
1、轻度
患儿智商在50-69之间。学龄前期在智力发育、说话、走路等方面都比同龄儿童发育缓慢。上小学后则会出现明显学习困难现象,语言表达能力尚可,能进行简单日常生活交流,说话较为幼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尚可,经过相关训练能够掌握一些谋生技能。
2、中度
患儿智商在35-49之间。患儿从小智力和运动发育就明显低于正常同龄儿童,会说话,但表达能力较差。学习十分困难,勉强可读完小学1~2年级。通过长期训练,能够掌握吃饭、穿衣、上厕所等简单生活自理技能。
3、重度
患儿智商在20-34之间。出生后就可以发现患儿精神和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语言发育差,甚至不会说话,患儿几乎不会计数,不能上小学。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在成人监护下生活,不能进行劳动。
4、极重度
患儿智商在20以下。出生时一般会出现躯体和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现象,一般不会走路,完全没有语言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完全依赖他人生存。
病因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常见的病因有遗传因素、出生前有害因素、出生时有害因素、出生后有害因素等。
1、遗传因素
如果存在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神经纤维瘤、先天性脑积水、家族性小脑畸形等疾病,都可以影响孩子智力发育,造成小儿精神发育迟滞。
2、出生前有害因素
妊娠期间母体受到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吸烟酗酒;接触电离辐射;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严重贫血等都可能影响胎儿智力发育。
3、出生时有害因素
脐带缠颈、早产、难产等也可能导致胎儿颅脑损伤,引起精神发育迟滞。
4、出生后有害因素
中毒、感染、缺乏文化教育、碘缺乏、营养不良等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精神发育迟滞。
就医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主要就医流程包括观察症状、选择科室、医生问诊、完善检查等。
1、观察症状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智力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存在学习困难或者生活自理能力差等表现,可能是精神发育迟滞导致的,应该尽早就医。
2、选择科室
怀疑存在小儿精神发育迟滞一般选择儿科、神经内科、儿童保健科、小儿精神科等科室就诊,建议选择正规医院。
3、医生问诊
到诊室就诊后,医生一般会询问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存在吸烟酗酒、接触放射线、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异常情况;患儿出生时是否存在早产、难产、缺氧等情况;患儿在成长过程中是否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初步判断是否有发生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的可能性,并安排相关检查。
4、完善检查
通过智力测试、染色体检查、头颅CT检查等检查项目,综合患儿的症状和病史,做出疾病诊断。
治疗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常见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注重对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技能掌握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2、药物治疗
针对患儿精神运动性兴奋现象,可选用利培酮片、氟哌啶醇片、奋乃静片治疗。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现象,可以选择盐酸托莫西汀胶囊、盐酸哌甲酯片、盐酸可乐定片等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是先天性脑积水、神经管畸形等导致的智力发育迟缓,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干预。对于痉挛性瘫痪的患儿,可以选择脊神经根切断术手术治疗。
日常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日常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日常生活管理、康复训练等。
1、心理护理
家长首先需要正确看待疾病,避免过于紧张和焦虑。对待患儿也需要多鼓励,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2、日常生活管理
如果患儿存在苯丙酮尿症,应该以低苯丙氨酸饮食为主;半乳糖血症患者应避免摄入乳制品。平时生活中家长需要帮助患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培养患儿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性。
3、康复训练
尽早让患儿接受正规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预防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可以通过加强婚前健康教育、重视孕期保健、做好儿童保健等措施进行预防。
1、加强婚前健康教育
做好婚前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避免与存在遗传病的患者结婚,避免近亲结婚,有助于预防生出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
2、重视孕期保健
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注意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吸烟酗酒,接触放射性物质。如果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积极治疗,能够降低孩子发生精神发育迟滞的几率。
3、做好儿童保健
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合理喂养,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了解发育状况,有助于预防小儿精神发育迟滞。
诊断
智力障碍即小儿精神发育迟滞,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患者病史、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疾病诊断。
1、临床症状
如果孩子存在明显智力发育迟缓现象,语言、运动等方面的发育情况明显低于同龄孩子,则有很大可能性存在小儿精神发育迟滞现象。
2、患者病史
如果母亲在妊娠期间有吸烟酗酒、感染、接触放射性物质等情况;胎儿出生后发生早产、难产等情况;孩子出生后营养不良、缺乏文化教育,都可能导致精神发育迟滞,可以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3、相关检查
如果对患儿进行智力检测,结果低于70;染色体检查发现异常;头颅C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再结合患儿的症状和病史,能够明确诊断存在小儿精神发育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