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因素、炎症因素等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可增加患病几率。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疼痛、痛经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妇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妇科疾病,指的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因素、炎症因素等有关。体内雌激素水平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素,可增加患病几率。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性交疼痛、痛经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妇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症状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痛经、急腹痛等症状,具体如下:
1、月经异常
表现为月经前点滴出血、月经量增多、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等。
2、痛经
一般表现为继发性痛经,在月经开始前的1-2天出现疼痛感。疼痛可向会阴、肛门、大腿等部位放射。
3、急腹痛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因经期囊内压力过大,而发生破裂,从而产生腹痛症状。如果囊肿过大,囊内液体流入盆腹腔,还可伴随肛门坠胀感、恶心、呕吐等症状。
病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考虑与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遗传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1、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比如经血逆流,沿着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和腹膜,并不断的生长蔓延,进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另外,手术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子宫内膜通过淋巴向远处散播等,也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
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体腔上皮受到激素、慢性炎症等刺激后,可被激活,并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进而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3、遗传
此病具有一定家族聚集性,部分患者发病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母亲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女儿患病几率较普通人群高。
就医
当出现月经异常、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剧烈腹痛、性交疼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妇科就诊。
另外,对于育龄期女性,在规律性生活一年以上未孕的情况下,也需要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结合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明确病因。如果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达那唑胶囊、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等,以缓解症状,阻止病情进展。
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清淡饮食,避免过量食用高脂食物,适度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病情。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药物,缓解疼痛症状。患者还可以使用孕激素、孕激素受体拮抗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等来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药物治疗无效,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比如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等。
日常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保持私处清洁、健康饮食、定期复查等事项,具体如下:
1、保持私处清洁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月经淋漓不尽、经期延长等症状。因此需要保持私处清洁,勤换洗内裤和卫生巾,以免诱发妇科炎症。
2、健康饮食
患者平时应清淡饮食,选择吃富含维生素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高脂的食物。
3、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明确病情进展,有利于生育指导,判断有无复发的情况。
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积极治疗原发病等来预防,具体如下:
1、健康饮食
女性平时应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饮酒,以免增加体内雌激素水平,从而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2、适度运动
女性坚持进行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游泳、太极等,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阴道狭窄、宫颈粘连等疾病,容易引起经血逆流。因此需要积极干预治疗,来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以通过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医生会给女性做体格检查,如果触诊发现盆腔内有结节或者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包块,触诊有明显痛感,需要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
2、实验室检查
比如血清CA125测定、人附睾蛋白4测定等。血清CA125水平升高,考虑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人附睾蛋白4测定可以用于鉴别卵巢癌。
3、超声检查
此检查可明确病灶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