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引起。
子宫内膜癌属于一种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初潮早与绝经晚、不孕不育、卵巢肿瘤、外源性雌激素、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如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紊乱等,或者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目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部分患者需辅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预后总体良好。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引起。
子宫内膜癌属于一种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主要是由于雌激素过度刺激子宫内膜引起,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初潮早与绝经晚、不孕不育、卵巢肿瘤、外源性雌激素、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如绝经后阴道流血、月经紊乱等,或者阴道异常排液等症状。目前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部分患者需辅以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预后总体良好。
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包括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排液、下腹部疼痛、全身症状等。
1、阴道流血
一旦得了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比如已经绝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可出现绝经后阴道流血;未绝经的患者,可出现各种出血性月经紊乱、月经淋漓不尽、阴道大量出血等症状。
2、阴道异常排液
阴道异常排液主要表现为阴道排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晚期可出现局部感染、坏死,从而排出恶臭的脓血样液体。
3、下腹部疼痛
子宫内膜癌晚期可能会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导致下腹及腰骶部位出现疼痛。
4、全身症状
子宫内膜癌晚期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病质等全身症状。
病因
引起子宫内膜癌的具体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初潮早与绝经晚、不孕不育、卵巢肿瘤、外源性雌激素、遗传因素等有关。
1、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肥胖、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体内雌激素激素水平会增多,因此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加。
2、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容易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
3、初潮早与绝经晚
若女性初潮早、绝经晚,由于雌激素刺激时间被延长,子宫内膜在雌激素长期刺激下发生过度增生,从而可引发子宫内膜癌。
4、不孕不育
若女性存在不孕不育的情况,由于子宫内膜长期没有孕激素的拮抗,雌激素分泌增多,引起子宫内膜增生,也可诱发子宫内膜癌。
5、卵巢肿瘤
若患有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卵巢肿瘤,常产生较高的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也可诱发子宫内膜癌。
6、外源性雌激素
若长期接受外源性雌激素治疗,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加,也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7、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病史者,家族中其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会增加。
就医
如果出现疑似子宫内膜癌的相关症状,如异常阴道流血、阴道异常排液等,建议及时就医。
如果女性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的症状,比如绝经后阴道流血,或者未绝经者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紊乱等症状,又或者是出现阴道异常排液,比如阴道排出浆液性或血性分泌物等,则需要高度警惕是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妇科三合诊、血清肿瘤标志物、阴道超声、腹部CT、核磁共振、病理学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影响预后。
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放疗、化疗等。
1、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肿瘤细胞减灭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来决定。
2、药物治疗
对于想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及晚期或者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孕激素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等,这类药物能够减少雌激素的产生,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3、放疗
对于有手术禁忌症或者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患者,可以考虑单纯放疗;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术前可以考虑放疗,能够控制和缩小癌灶,创造手术机会和缩小手术范围;如果术后有复位高危因素,也可以考虑放疗,以降低局部复发,改善无瘤生存率。
4、化疗
对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或者是术后有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也可联合化疗,常用化疗药物有多柔比星、顺铂、紫杉醇等,能够减少盆腔外的远处转移。
日常
子宫内膜癌日常注意事项一般包括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定期复查等。
1、合理饮食
子宫内膜癌患者平时要保证规律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避免吸烟饮酒,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体内高雌激素有关,日常饮食也要避免进食含有雌激素的食物,比如豆制品、亚麻籽、蜂王浆等。
2、改善生活方式
多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增强体质。
3、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医生跟进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情况。
预防
子宫内膜癌预防措施一般包括合理用药、自我监测、定期检查等。
1、合理用药
如果女性需要长期服用雌激素制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切忌擅自增加药量,并且不要自行滥用含有雌激素成分的药品以及保健品。
2、自我监测
加强自我检测,观察自己阴道是否有异常流血、异常排液等情况,尤其是围绝经期以及绝经后女性,应提高重视程度,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3、定期检查
如果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比如肥胖、不孕不育、长期应用雌激素等人群,除了需要密切自我监测,也需要定期前往医院做检查,主要筛查方式为超声检查,以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及异常情况。
诊断
子宫内膜癌诊断方法一般包括医生查体、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1、医生查体
如果患有子宫内膜癌,尤其是晚期子宫内膜癌,通过腹部、阴道和直肠联合检查,可以触及宫颈管质硬或增大,主韧带或骶韧带增厚和弹性下降,附件肿物及盆壁出现肿大固定的淋巴结。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若患有子宫内膜癌,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水平会显著升高。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阴道超声、腹部CT、核磁共振检查等,通过这类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成、宫腔内部有无多余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和浸润深度、有无子宫外转移等情况。
4、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癌的金标准,通过分段诊断手术,即分别从宫颈管和宫腔刮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然后明确是否为子宫内膜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