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一种病变,根据其发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两种,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是由于遗传易感性、营养过剩、经常久坐、肥胖、妊娠、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
同时,根据肝细胞脂肪变的程度,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脂肪肝是指5%~32%的肝细胞有脂肪变;中度脂肪肝是指33%~65%的肝细胞有脂肪变;重度脂肪肝是指66%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医保
概述
脂肪肝是指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一种病变,根据其发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两种,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是由于遗传易感性、营养过剩、经常久坐、肥胖、妊娠、糖尿病等因素引起的。
同时,根据肝细胞脂肪变的程度,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脂肪肝是指5%~32%的肝细胞有脂肪变;中度脂肪肝是指33%~65%的肝细胞有脂肪变;重度脂肪肝是指66%以上的肝细胞有脂肪变。
症状
轻度脂肪肝一般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会引起肝区或右上腹隐痛、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症状。
脂肪肝根据肝细胞脂肪变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脂肪肝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随着肝内脂肪沉积过多,轻度脂肪肝发展为中、重度脂肪肝,肝被膜膨胀、肝韧带被牵拉,大多数患者会出现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的症状,可伴有疲倦无力。
同时,随着肝内脂肪沉积过多,也可引起肝脏细胞炎症反应,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转氨酶升高,从而引起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病因
脂肪肝可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疾病因素等引起的。
1、不良的饮食习惯
如果长期酗酒,或者进食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食物,例如炸鸡、炸薯条、蛋糕、肥肉等,导致肝细胞内堆积太多的脂肪,从而引发脂肪肝,可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2、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果平时缺乏锻炼、长期久坐等,导致脂肪无法从体内代谢出去,并在肝脏内堆积,从而容易引发脂肪肝。
3、疾病因素
如果患有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等疾病,这些疾病通常会伴随胰岛素抵抗,容易引起肝细胞内脂肪过量堆积,或者使肝脏无法完全代谢,从而引发脂肪肝。
就医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疑似脂肪肝的症状,或者是肥胖、长期饮酒、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人群,建议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如果是轻度脂肪肝,大部分患者早期不会出现症状,但如果是肥胖、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或者患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患者,这类因素或疾病会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如果已经出现疑似脂肪肝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也应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来筛查脂肪肝,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如果是酒精性脂肪肝或者合并超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应及时戒酒,并适当控制每天膳食的热量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例如黄瓜、白菜、芹菜、苹果等,避免进食油腻的食物,例如油炸食物、肥肉等。饮食调理基础上,也需要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包括跑步、游泳、跳绳等,避免久坐少动。
2、药物治疗
如果经3~6个月一般治疗后,脂肪肝病情仍未得到改善,且存在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时,则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降脂类药物,包括辛伐他汀、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存在糖尿病的患者,需要优化血糖控制,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苯乙双胍、曲格列酮等;存在肝损伤的患者,需要遵医嘱应用保肝抗炎药物,常用药物有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等。
3、手术治疗
脂肪肝晚期发展为肝硬化,肝脏功能严重受损或衰竭者,可考虑行肝移植手术。
日常
脂肪肝的日常注意事项一般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戒烟戒酒、自我监测等。
1、健康饮食
遵医嘱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例如鱼肉、瘦肉、牛奶、芹菜、黄瓜、白菜、苹果等。如果是体重超重、腹型肥胖的脂肪肝患者,则需要适当减少热量摄入,少吃糕点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避免进食较为油腻的食物。
2、适当运动
脂肪肝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包括游泳、骑自行车、跑步、跳绳等,避免久坐久站,但体重下降不宜过快。
3、规律作息
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不仅可以帮助减轻体重,也有助于改善健康状态。
4、戒烟戒酒
如果脂肪肝患者有抽烟、喝酒的习惯,需要及时戒烟戒酒,以减缓疾病的发展。
5、自我监测
脂肪肝患者每天应监测自己的膳食是否过量、有无锻炼,是否已经戒烟限酒,并且也要定期测量体重、血糖、血脂、血压、肝功能等生化指标。
预防
脂肪肝预防方法一般包括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限制饮酒、定期体检等。
1、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
想要预防脂肪肝,应及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高糖、高热量、高脂类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类饮食,控制每天热量的摄入。
2、加强体育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每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包括跳绳、游泳、跑步、骑自行车、跳操等,避免久坐少动的不良习惯。
3、限制饮酒
如果平时经常饮酒,需要减少饮酒量或及时戒酒,有助于预防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4、定期体检
脂肪肝高危人群,例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需要定期前往医院检查,并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诊断
脂肪肝一般可以通过体格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1、体格检查
通过检查体重、臀围、腰围以及有无皮肤和巩膜黄染、蜘蛛痣、肝脏、肌肉萎缩等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2、抽血化验
抽血化验指标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病毒感染指标等,以便协助分析脂肪肝的病因、肝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肝病。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等,B超检查是诊断脂肪肝的重要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70%~80%;CT检查可以用于判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4、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检是一项有损伤的侵入性检查,但也是确诊脂肪肝的主要方法,能够评估肝脏疾病的精确阶段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