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是发生于咽峡黏膜组织的炎症,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樊尚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等类型。
咽峡炎考虑是柯萨奇病毒A型、EB病毒、肠道病毒71型、樊尚螺旋菌、梭形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另外,也与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等全身系统疾病有关。营养不良、受风寒刺激、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可诱发此病。患者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咽峡炎是发生于咽峡黏膜组织的炎症,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樊尚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等类型。
咽峡炎考虑是柯萨奇病毒A型、EB病毒、肠道病毒71型、樊尚螺旋菌、梭形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另外,也与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等全身系统疾病有关。营养不良、受风寒刺激、过度疲劳等因素,导致免疫力下降,可诱发此病。患者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痛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做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明确诊断。
症状
咽峡炎的症状与其类型有关,比如疱疹性咽峡炎、樊尚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等,具体如下:
1、疱疹性咽峡炎
患者起初可出现咽红充血的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扁桃体、软腭、悬雍垂等部位可出现米白色疱疹,一般两到三天后形成黄色溃疡。
2、樊尚咽峡炎
患者可出现咽痛、低热的症状,可伴随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咽部有污秽假膜,一般呈灰白色或者黄色。
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
患者可出现扁桃体红肿、咽部异物感、咽痛等症状。
病因
咽峡炎考虑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全身系统疾病等因素造成的,具体如下:
1、细菌感染
樊尚螺旋菌、梭形杆菌等细菌感染,可引起咽峡炎。
2、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肠道病毒71型感染、柯萨奇病毒A型感染等,可导致咽峡炎的发生。
3、全身系统疾病
研究表明,粒细胞缺乏症、白血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可造成咽峡炎。
此外,环境卫生条件差、受风寒刺激、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等因素,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机体对外界防御能力减弱,可增加患咽峡炎的风险。
就医
当患者出现咽痛、咽部有异物感、发热、咽部疱疹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其次,如果小儿出现不明原因哭闹、流涎、拒食、咽部有假膜形成、咽部溃疡等症状,需要带孩子到医院耳鼻喉科或者儿科就诊。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咽部有无充血、疱疹、溃疡,扁桃体有无肿大和脓性分泌物等进行初步的判断。此外,患者可以进一步做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明确诊断。
治疗
咽峡炎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清除口腔残留物。患者应清淡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发热,可以进行物理降温。
2、对症治疗
如果患者体温达到38.5度以上,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体温。
3、对因治疗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峡炎,可以使用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拉定等药物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可以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等进行治疗。
日常
咽峡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清淡饮食、保持口腔清洁、做好隔离措施等事项,具体如下:
1、清淡饮食
患者应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苹果泥、橙汁、青菜汤、小米粥等,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生冷寒凉的食物。
2、保持口腔清洁
患者需要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不宜吮吸手指,以免导致口腔黏膜损伤,从而继发感染。
3、做好隔离措施
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峡炎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等,因此需要做好隔离工作,饭前便后勤洗手,定期室内外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预防
咽峡炎可以通过做好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面来预防,具体如下:
1、做好隔离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一旦怀疑患病,需要做好隔离措施,避免他人感染。
2、切断传播途径
部分咽峡炎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等。因此需要定期室内外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勤洗手,保持口腔清洁,降低感染的风险。
3、保护易感人群
咽峡炎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因此,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等场所,一旦发现该病患者,需要采取停课、消毒等方式,保护易感人群。
诊断
咽峡炎可以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来诊断,具体如下:
1、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患者咽部有无充血、疱疹、溃疡等,明确有无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淋巴结肿大等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
2、血常规
患者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多提示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3、病原学检测
通过粪便、咽拭子、疱疹液标本等检测肠道病毒或者是血清特征性抗体浓度,若数值大于正常参考值上限,提示为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