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障碍

疾病百科

意识障碍是一种症状,并非单一疾病,是指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和(或)客观环境,无法对周围环境做出刺激的病理过程。

意识是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意识的维持依赖大脑皮层兴奋,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人对自身状态及周围环境识别、觉察能力障碍,患者会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等。意识障碍常见于颅脑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大多轻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恢复机会较大,较严重的患者通常预后不佳。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口腔为主,长期卧床者需要注意被动活动及抬高肢体,以免出现褥疮或下肢深静脉血栓。

名称

意识障碍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高压氧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嗜睡 昏迷 意识模糊 谵妄 意识丧失

相关疾病

脑血管病 头痛 癫痫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CT 磁共振成像 全脑血管造影 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测试

相关手术

神经调控手术

医保

概述

意识障碍是一种症状,并非单一疾病,是指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和(或)客观环境,无法对周围环境做出刺激的病理过程。

意识是个体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意识的维持依赖大脑皮层兴奋,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人对自身状态及周围环境识别、觉察能力障碍,患者会表现为嗜睡、昏睡、昏迷、意识模糊、谵妄等。意识障碍常见于颅脑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大多轻症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恢复机会较大,较严重的患者通常预后不佳。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口腔为主,长期卧床者需要注意被动活动及抬高肢体,以免出现褥疮或下肢深静脉血栓。

症状

意识障碍的典型症状有觉醒度改变、意识内容改变、特殊类型意识障碍表现等。

1、觉醒度改变

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为嗜睡,患者的睡眠时间过度延长,可以被叫醒,醒后意识基本正常,停止刺激后会继续入睡。昏睡则表现为较强刺激可以唤醒患者,醒后会有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会很快入睡。较为严重者会出现昏迷,通常意识完全丧失,强刺激下无法觉醒。

2、意识内容改变

主要包括意识模糊、谵妄。意识模糊以注意力减退,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是低于正常水平。谵妄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功能下降,注意力涣散、话语变化,但是逻辑不连贯。

3、特殊类型意识障碍表现

去皮质综合征患者意识丧失,但是睡眠和觉醒周期存在,可以无意识的睁眼、转动眼球,貌似清醒,但是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去大脑强直表现为压眶刺激时双上肢及双下肢均伸直。无动性缄默症患者能注视周围环境及人物,二便失禁,肌张力减低,存在觉醒-睡眠周期。

病因

意识障碍的病因包括颅脑疾病、重症感染性疾病、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心血管疾病以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外源性中毒等。

1、颅脑疾病

包括颅脑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如脑炎、脑血管疾病、脑占位性病变、颅脑损伤等。

2、重症感染性疾病

如败血症、中毒性痢、恙虫病伤寒等。

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甲状腺危象、尿毒症、肝性脑病等。

4、心血管疾病

低血压、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引发的重度休克等。

5、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如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渗性昏迷、高渗性昏迷等。

6、外源性中毒

如酒精中毒、有机磷杀虫药、氰化物、一氧化碳、毒蛇咬伤等。

就医

存在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的患者若是有明显的意识模糊、嗜睡、昏睡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若自觉呼吸中枢受抑制,认知能力下降等疑似意识障碍症状时也要及时就医。若患者存在重症急性感染,需要定期检测,若出现阳性体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做进一步检查。

该症状一经确诊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以及呼吸道通畅。日常饮食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营养供给。

治疗

意识障碍的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其正常、平稳。有气道分泌物的患者,必要时可以通过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2、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可以使用胆碱能激动剂、儿茶酚胺激动剂、纳洛酮等促进药物治疗。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氢氯噻嗪、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突发性意识障碍、昏迷恢复量表评定中,患者视物追踪及痛觉定位评定中至少符合其中一项,且重复率>50%、没有严重并发症、手术禁忌证者可以通过神经调控手术改善患者意识及行为。

4、其他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以纠正脑缺氧,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功能,促进患者意识状态的恢复。

日常

意识障碍的日常注意事项有保持皮肤干净清洁、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均衡、做好日常病情监测等。

1、保持皮肤干净清洁

卧床时间较长且伴有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容易出现皮肤受损,家属需要及时处理排泄物,用温水给患者擦拭身体,协助患者至少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以免出现褥疮。

2、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患者口鼻处的分泌物,昏迷患者可以通过吸痰的方式保持呼吸道通畅。

3、营养均衡

膳食中添加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及时给患者补充水分,以免脱水。

4、做好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皮肤弹性以及是否有消化道出血及脑疝早期表现等。

预防

积极防治高危因素、严密看护儿童、老人定期体检等措施有助于预防意识障碍。

1、积极防治高危因素

有脑血管、肺部、肝脏等疾病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积极治疗,控制疾病发展,对意识障碍的预防具有一定价值。

2、严密看护儿童

家长需要注意儿童的安全问题,及时携带孩子远离危险地带。

3、老人定期体检

定期携带老人就医完善健康检查,有助于早发现疾病早治疗,降低意识障碍的出现几率。

诊断

可通过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等方式诊断意识障碍。

1、医生查体

通过检查患者对呼唤是否有反应、反应情况,眼球位置、瞳孔对光反射、四肢自主活动、肌张力、腱反射等情况可以对其意识状态有初步了解。

2、实验室检查

主要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电解质、尿常规、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必要时可以完善肾上腺、甲状腺功能等内分泌检查以及血培养检查等。

3、影像学检查

CT、磁共振成像、全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可以用于诊断脑部病变。

4、特殊检查

昏迷患者,医生会使用Glasgow昏迷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正常人得分为15分,分数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重。

相关阅读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