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

疾病百科

远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属于屈光不正范畴。


远视属于眼科常见病,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指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到眼睛内,在视网膜之后发生聚焦所造成的视物模糊或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像。根据远视度数分类,一共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小于300度的低度远视,一类是在300-500度之间的中度远视,另一类则是大于500度的高度远视。根据调节作用对远视症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隐性远视、显性远视和全远视等。远视典型症状是看远物看不清晰,看近物更看不清晰。

名称

远视

就诊科室

屈光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有远视家族史 眼部占位性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

配镜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视力下降 眼疲劳 眼部改变

相关疾病

近视老视

相关检查

视功能检查 验光检查 检眼镜检查 超声检查

相关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医保

概述

远视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部疾病,属于屈光不正范畴。

远视属于眼科常见病,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指眼睛处于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到眼睛内,在视网膜之后发生聚焦所造成的视物模糊或无法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像。根据远视度数分类,一共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小于300度的低度远视,一类是在300-500度之间的中度远视,另一类则是大于500度的高度远视。根据调节作用对远视症状造成的影响进行分类,则可以分为隐性远视、显性远视和全远视等。远视典型症状是看远物看不清晰,看近物更看不清晰。

症状

远视典型症状一般是视力下降、眼疲劳、眼部改变等。

1、视力下降

正常情况下,低度远视不会对视力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当眼睛调节功能失去代偿作用后,患者会逐渐感到视近物模糊不清,无法聚焦近处的物体;高度远视往往会造成远视力、近视力均会减退,即看远处不够清晰,看近处更看不清楚。

2、眼疲劳

由于远视不管是看近处还是远处都需要动用调节作用,所以在近距离用眼后非常容易感到眼疲劳,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睛酸胀不适感、眼球沉重、程度不一的头痛等症状。

3、眼部改变

以眼球变小、前房变浅较为常见,在进行眼底检查时,可发现视盘变小、边缘不清晰等情况。

病因

远视的病因一般包括眼球前后径变短、屈光异常、危险诱发因素等。

1、眼球前后径变短

眼球前后径变短属于轴性远视,为远视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可由生理因素引起,比如在刚出生时眼睛前后径比较短,所以很多婴幼儿都会出现生理性远视。当然,也可由病理因素所致,如受到家族遗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小孩眼轴发育障碍,无法得到正常长度,从而出现远视,或者因为患有眼内肿瘤、视网膜脱离等,使眼球前后径长度变短而引发远视等。

2、屈光异常

屈光异常包括曲率性远视、屈光指数性远视两种,前者多与先天性平角膜、后天获得性角膜外伤等有关,后者多和白内障、糖尿病眼部损害等相关。

3、危险诱发因素

危险诱发因素如家族基因遗传、眼部占位性疾病等,可诱发远视。

就医

当患者出现视近物模糊不清、视远物清晰或视远、近都看不清晰、反复头疼、眼眶疼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远视的可能性,应尽快就医。

远视就医指征如下:

1、眼睛看近处物体模糊不清,看远处物体比较清晰;

2、看远处、近处物体均不清晰;

3、经常感到眼眶疼痛、头疼、眼球酸胀不适感。

就医后医生常会询问以下问题,可提前做好准备:

1、就诊者的年龄;

2、父亲、母亲或者祖父、祖母有无患有远视;

3、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疾病;

4、有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慢性疾病;

5、眼疲劳、视力减退出现的时间;

6、是否伴有弱视症状;

7、出现相关症状后有无接受配镜治疗等。

治疗

远视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以配镜治疗为主,包括配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等。框架眼镜具有安全、应用广泛的特点,但由于远视眼镜用到的是凸透镜片,度数愈高,镜片的中心厚度就愈厚,所以可能会对患者外观造成一定的影响;角膜接触镜俗称隐形眼镜,因为是直接接触到眼球,所以不会对外观与运动造成影响,但对眼部卫生要求很高。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激光手术来重塑角膜曲率,矫正远视,具体术式包括准分子激光角膜表面切削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等,适合年龄满18岁以上的远视患者。

日常

远视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做好家庭护理、生活管理和病情监测。

1、家庭护理

包括积极治疗或者控制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慢性疾病,前往眼科医院进行验光、配镜等。

2、生活管理

如加强眼睛保护,避免直接受到强光、日光的照射,适当佩戴护目眼镜,尽量不要受到眼外伤,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新鲜鱼肉、瘦禽肉、鸡蛋,规律作息,不宜用眼过度,选择在光线柔和的地方书写、工作等。

3、病情监测

由于远视患者的视力变化不太明显,所以需要定期来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病的人群更应该遵医嘱定期检查眼睛。

预防

大部分远视都属于生理性远视,所以暂时还没有预防远视的有效措施,但通过保持营养均衡、定期眼检、定期监测视力等,有助于降低远视风险。

1、保持营养均衡

针对婴幼儿,饮食上家长应该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适当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新鲜水果蔬菜、新鲜鱼肉和鸡蛋等,以保证眼睛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2、定期眼检

对于儿童、青少年、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应注意养成定期来医院进行眼科检查的好习惯。

3、定期监测视力

如果为存在远视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更应该谨遵医嘱定期检测视力发展情况。

诊断

远视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视功能检查、验光检查、检眼镜检查、超声检查等。

1、视功能检查

对于远视,首先需要做的是视力测试,以此来了解患者的视力损害程度;其次,医生还会检查其他视功能,如视野、立体视觉等。

2、验光检查

验光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患者的屈光状态、屈光异常程度,有时需要先滴入散瞳剂,在麻痹睫状肌的状态下做验光检查。

3、检眼镜检查

一般是在充分散瞳后做该项检查,具有观察视网膜血管、眼底视盘大小的作用。

4、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通常可以测量出患者的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以及前房深度等。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