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

疾病百科

牙龈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牙龈病。


牙龈炎是牙龈疾病,属于非特异性炎症范畴,比较常见,多是由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主要位于龈乳头、游离龈处,严重时可进一步累及附着龈,但不会波及其他深部组织。牙龈炎涉及人群较广,其中以儿童、青少年较为常见,一般在3-5岁期间即可患上牙龈炎,患病率、病情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进入青春期达到高峰,满17之后逐渐下降,考虑和实施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改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有关。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颜色鲜红肿胀等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

名称

牙龈炎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牙龈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牙龈出血 牙龈色泽改变 牙龈质地改变 牙龈外形改变 龈沟深度增加

相关疾病

干燥综合征 口腔溃疡 口腔颌面部肿瘤

相关检查

临床检查 血液学检查

相关手术

牙龈成形术

医保

概述

牙龈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牙龈病。

牙龈炎是牙龈疾病,属于非特异性炎症范畴,比较常见,多是由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所引起,主要位于龈乳头、游离龈处,严重时可进一步累及附着龈,但不会波及其他深部组织。牙龈炎涉及人群较广,其中以儿童、青少年较为常见,一般在3-5岁期间即可患上牙龈炎,患病率、病情严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进入青春期达到高峰,满17之后逐渐下降,考虑和实施口腔卫生保健措施、改善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等有关。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颜色鲜红肿胀等是牙龈炎的典型症状。

症状

牙龈炎的症状一般包括牙龈出血、牙龈色泽改变、牙龈质地改变、牙龈外形改变以及龈沟深度增加等。

1、牙龈出血

刷牙、咬硬物时,牙龈会有出血症状。

2、牙龈色泽改变

正常情况下,牙龈应该为粉红色,而患牙龈炎后,龈乳头、游离龈的色泽常会变成鲜红色或者暗红色,且表面光滑发亮。

3、牙龈质地改变

牙龈正常质地为致密且坚韧,患上牙龈炎后会变得松软而脆弱,不与牙面紧贴在一块。

4、牙龈外形改变

正常牙龈的龈缘菲薄,患牙龈炎后,牙龈边缘会变厚。

5、龈沟深度增加

健康的牙龈龈沟深度一般是在2-3毫米之间,患有牙龈炎后,龈沟深度通常可以达到3毫米以上。

病因

牙龈炎的病因一般包括牙菌斑聚集、局部诱因和全身诱因等。

1、牙菌斑聚集

牙龈缘周围的牙面上长期聚积大量的牙菌斑是导致牙龈炎的基本病因,正常情况下,人体唾液在几分钟内便会形成薄膜,口腔内的细菌常会粘附在这层薄膜上,并进行繁殖、生长,成熟后形成无法被水冲除的牙菌斑、牙石,对牙龈造成刺激,引起牙龈炎。

2、局部诱因

局部诱因比如牙齿错位拥挤、经常被食物嵌塞、刷牙方式不正确以及拥有口呼吸等不良习惯等,可诱发牙龈炎。

3、全身诱因

全身诱因包括抽烟、应用激素药、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和高血糖等,是牙龈炎的全身诱发因素。

就医

当患者出现牙龈炎的典型症状,如刷牙、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或是牙龈质地、颜色、外形发生变化等,应尽早就医。

一般认为刷牙、咬硬物时,出现牙龈出血或是牙龈质地、颜色、外形发生变化等牙龈炎典型症状,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于口腔科,就医前通常没有特殊要求,只需要注意多休息即可,就医后,医生常会问诊以下内容:

1、请受检者亲自描述下就诊原因,比如从何时感到不舒服,具体有什么不舒服等;

2、不舒服的感觉是否是由某些明显的因素所引起;

3、有无伴有牙龈颜色异常或为暗红色的情况;

4、是否已经到医院就过诊,都做过哪些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如何等。

治疗

牙龈炎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比如将牙龈刺激因素,如牙石、牙菌斑、嵌塞的食物等去除,积极控制全身性危险因素。

2、药物治疗

如果病症比较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局部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临床上常用药物有过氧化氢溶液、碘制剂、氯已定等,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3、手术治疗

大部分牙龈炎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使炎症消退后,牙龈外观都会恢复至正常,从而无需手术;但是对于炎症消退后,牙龈状态无法恢复或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的牙龈炎患者,需要考虑进一步行牙龈成形术治疗。

日常

牙龈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做好家庭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等。

1、家庭护理

比如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坚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做到饭后漱口、合理使用牙线、一人一刷一口杯等,有助于控制牙石与牙菌斑形成,防止交叉感染。

2、生活管理

每隔半年或一年前往医院口腔科洗牙;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新鲜水果蔬菜,补充所需要的维生素;日常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减轻心理压力;积极戒烟,因为吸烟容易导致牙齿表面形成色素与菌斑,降低自身免疫力,增加牙龈炎风险。

3、病情监测

每天刷牙时,可通过照镜子来观察牙龈外形、色泽与质地的变化等情况。

预防

牙龈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洁治、饭后漱口刷牙等,具体预防措施需要根据不同年龄人群决定:

1、婴幼儿

由于处于婴幼儿期就存在患有牙龈炎的风险,所以此时便应该养成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2、青少年

注重口腔健康,积极纠正不良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牙菌斑的生成,青少年也应该保持半年来医院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的好习惯,可以预防牙龈疾病。

3、中老年人

除了需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饭后漱口刷牙的习惯外,还应该保持健康地生活,定期进行全口牙齿洁治。

诊断

牙龈炎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临床检查与血液学检查等。

1、临床检查

由医生观察患者的牙齿,通常可以看到牙颈部附着着牙石、软垢和牙菌斑,牙龈颜色也由正常的粉色变成暗红色或鲜红色,进行牙周探诊时容易有牙龈出血现象。

2、血液学检查

以血常规检查较为常见,多用于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如由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减少所造成的牙龈出血等。

注意牙龈炎需要与以下两种疾病鉴别诊断:

1、牙周炎

鉴别点为牙槽骨吸收,因为牙龈炎一般不会对深部组织造成影响。

2、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鉴别点为疼痛明显,因为牙龈炎通常不会自发痛。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