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伤

疾病百科

眼外伤一般是指眼部出现的意外伤害,是临床上引起单眼失明的重要原因。


眼外伤患者以男性居多,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患者发生眼外伤的情况时,其可表现为眼部刺痛、出血、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其还可能会出现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外伤性青光眼、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失明等并发症。根据眼外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

名称

眼外伤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青少年 壮年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眼部疼痛 流泪 复视 视物变形 视力下降

相关疾病

白内障 青光眼 近视

相关检查

眼部检查 眼底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 影像学检查

相关手术

全睑球粘连的矫正术 眼球摘除术

医保

概述

眼外伤一般是指眼部出现的意外伤害,是临床上引起单眼失明的重要原因。

眼外伤患者以男性居多,好发于青壮年和儿童。患者发生眼外伤的情况时,其可表现为眼部刺痛、出血、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随着患者病情的发展,其还可能会出现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外伤性青光眼、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失明等并发症。根据眼外伤的原因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

症状

眼外伤包括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眼外伤类型不同,症状也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机械性眼外伤

钝挫伤导致患者的角膜、晶状体、虹膜睫状体、视网膜等部位出现损伤时,其可能会出现眼部疼痛、流泪、复视、视物变形、视力下降等症状;患者的眼睛出现贯通伤时,可造成其眼内出血;患者出现异物伤时,其还会出现眼睑痉挛、畏光等症状。

2.非机械性损伤

患者的眼部出现化学性损伤时,其可表现为结膜充血、水肿,眼睑处皮肤溃烂等,严重时可造成其眼角组织出现瘢痕、角膜呈灰白色;患者发生热烧伤时,其眼睑部位可出现红斑、水疱,角膜浑浊等。辐射性眼外伤可导致患者眼部出现异物感、刺痛感等症状。

病因

眼外伤可能是外界暴力、化学性损伤、热烧伤、辐射等原因引起的。

1.外界暴力

患者的眼部受到机械性钝力、尖锐物体刺入、异物进入眼内等情况时,可造成其角膜、晶状体等眼部组织出现伤害,从而形成眼外伤。

2.化学性损伤

患者接触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等化学性溶液时,可造成其眼组织内的蛋白凝固变形或溶解,进一步造成眼外伤。

3.热烧伤

患者接触高温液体时未做好防护工作,造成铁水、热油、沸水等溅入其眼内时,可损伤其角膜、眼睑等组织,引发眼外伤。

4.辐射

患者直接注视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可见光等光线时,其角膜上皮和结膜可吸收上述大量光线,从而导致患者发生眼外伤的情况。

就医

眼外伤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眼部损伤、损伤情况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眼部损伤

患者出现任何原因引起的眼部损伤,导致其出现眼部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

2.损伤情况加重

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出现眼内出血、眼球破裂、眼睑痉挛、失明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3.引起并发症

眼外伤导致患者发生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外伤性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治疗

眼外伤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出现眼外伤的情况时,应该对其伤眼进行包扎,降低感染的风险;化学性眼外伤患者应该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对其伤眼进行冲洗,冲洗时间至少30分钟。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注射用替考拉宁等药物,防止患者发生局部感染的情况;患者还应该遵医嘱使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减轻其视网膜水肿的情况。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进行全睑球粘连的矫正术,切开粘连的组织,减轻患者眼球活动障碍的情况;患者的眼球损伤或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时,其还可以行眼球摘除术切除眼球,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日常

眼外伤日常应注意病情监测、合理膳食、心理调节等。

1.病情监测

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其是否存在视力持续下降、视野缺损、疼痛加重等情况,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汇报医生。

2.合理膳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如瘦肉、鱼肉等,避免过多食用芥末、火锅等辛辣刺激的食物,防止对其眼睛的恢复造成影响。

3.心理调节

眼外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家属和朋友应该对其进行鼓励和关怀,使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预防

预防眼外伤的方法有提高防护意识、避免发生暴力行为、加强监管等。

1.提高防护意识

接触强酸、强碱等化学物质及进行修路、采石等工作等工作人员应该提高防护意识,䞼眼部防护,可以减低其发生眼外伤的风险。

2.避免发生暴力行为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情绪稳定、适当饮酒,尽量避免与他人发生暴力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眼外伤的发生。

3.加强监督

家长日常生活中应该加强对儿童的监督,尽量不要让儿童玩弹弓、玩具枪等危险的物品,防止其出现眼外伤的情况。

诊断

眼外伤的诊断方法是眼部检查、眼底检查、视觉电生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眼部检查

医生对患者的视力、瞳孔、损伤部位等进行检查时,可判断其是否存在视力下降、瞳孔反射异常及损伤情况。

2.眼底检查

医生用直接或间接眼底镜对患者的眼底进检查时,可明确其损伤的部位及病情的轻重程度。

3.视觉电生理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时,可以判断患者眼睛的视功能是否受损及视功能损伤的轻重程度。

4.影像学检查

怀疑患者眼内存在异物、视神经损伤、眼球破裂、眶骨骨折等情况时,患者需进行眼部B超、CT或磁共振等检查。眼球破裂者进行B超检查时需慎重。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