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一种发生在胰腺部位的非感染性炎症。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由胆道梗阻造成消化酶排出不畅,导致消化酶刺激胰腺细胞,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以及坏死的急性炎症反应,多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或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慢性胰腺炎多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引起,可导致胰腺组织发生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并可造成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脂肪泻、血糖升高等症状。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胰腺炎是一种发生在胰腺部位的非感染性炎症。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由胆道梗阻造成消化酶排出不畅,导致消化酶刺激胰腺细胞,引起胰腺组织水肿、出血以及坏死的急性炎症反应,多表现为急性腹痛、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困难或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慢性胰腺炎多由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引起,可导致胰腺组织发生局部或弥漫性的进展性炎症,并可造成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脂肪泻、血糖升高等症状。
症状
胰腺炎症状一般包括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脂肪泻、血糖升高等。
胰腺炎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通常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可出现左上腹或全腹部突然性疼痛,疼痛程度可从轻度到重度不等,可能会向腰背部放射,通常在进食后疼痛加剧;当继发细菌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部分严重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上消化道出血或休克症状。慢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疼痛症状可蔓延至后背处,在饱食、进食高脂肪食物或饮酒后可导致疼痛加剧,因胰腺损伤、消化能力减弱,患者可能会出现血糖升高、脂肪泻等症状。
病因
胰腺炎主要与胆道结石、手术或创伤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1、胆道结石
胆结石可阻塞胰管,导致消化酶排出不畅,当消化酶在胰腺中聚积时可被激活,从而刺激胰腺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2、手术或创伤
腹腔手术、胆胰管造影术以及腹部钝挫伤等可能会引起胰腺组织损伤,导致胰腺组织水肿或出血,从而形成胰腺炎。
3、不良的饮食习惯
暴饮暴食、高脂饮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可加重胰腺负担,也会诱发胰腺炎的发生。另外,酒精可损害胰腺细胞,过度饮酒也是诱发胰腺炎发作的常见病因。
就医
当患者出现急性或持续性腹痛且无法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胰腺炎可引起上腹部甚至全腹部疼痛的症状,疼痛可向后背部放射,一般多发生在饱餐、饮酒或进食油腻性食物之后,当再次进食可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所以,患者在发生上述不适症状时,应警惕患有胰腺炎的可能性,如果疼痛无法缓解或导致坐立不安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消化内科或急诊科就诊,通过医生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对症治疗,最大限度减少对身体的损害。
治疗
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生胰腺炎时,应立即禁食禁水,并尽快前往医院治疗。医生通常会给予患者补液支持,同时补充胶体液、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以维持电解质平衡、保证血容量,预防胰腺的坏死。
2、药物治疗
其次,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药物有头孢曲松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甲硝唑等,并配合奥曲肽、布洛芬或哌替啶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3、手术治疗
当出现胰腺坏死、脓肿或合并多器官衰竭现象时,患者还需要通过经皮穿刺引流、内镜引流或开放性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日常
胰腺炎患者在日常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保证规律、健康的饮食,适当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过多的油腻、高脂肪类食物,同时还要严格戒酒,以免导致病情复发。
2、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患者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控制体重,避免因肥胖或代谢障碍诱发胰腺炎的发作。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胆结石、胆囊炎以及胆道蛔虫症等疾病可增加胰腺炎发作的风险,如有相关疾病,需要积极治疗,以降低胰腺炎的复发风险。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来预防胰腺炎的发生。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方面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以及油腻性食物,避免血脂升高后诱发胰腺炎。
2、改善生活方式
过度饮酒、肥胖等因素都可诱发胰腺炎的发作,所以还要避免饮酒,同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减重,以降低胰腺炎的发作风险。
3、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胆结石、胆囊炎等相关疾病可增加胰腺炎的发作风险,有相关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胰腺炎的发生。
诊断
一般可以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对胰腺炎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
胰腺炎可引起上腹部或全腹部的疼痛,多在饮酒、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疼痛可向背部放射,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脂肪泻等症状。当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可考虑与胰腺炎有关。
2、血液检查
当患者出现胰腺炎相关症状时,通过对血液中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以及白细胞数量等指标进行检查,可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还可判断感染情况。
3、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通常可以对胰腺区域内的钙化灶、结石影加以观察,从而对病情能够有初步的判断;CT检查可显示胰腺、胆囊和胆管,以确定胰腺水肿、坏死情况,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