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齐是指因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改变。
心律不齐属于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由于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发生异常。根据病因,心律不齐可分为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遗传性的心律不齐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后天获得性的心律不齐主要与剧烈运动、情绪变化等生理性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药物中毒、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若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甚至猝死等。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心律不齐是指因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改变。
心律不齐属于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由于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发生异常。根据病因,心律不齐可分为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遗传性的心律不齐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后天获得性的心律不齐主要与剧烈运动、情绪变化等生理性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药物中毒、酸碱平衡紊乱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心律不齐主要表现为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若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甚至猝死等。
症状
多数心律不齐患者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心慌、心悸、乏力、憋气以及心脏不适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头晕、黑蒙、晕厥,甚至猝死。
心律不齐是因心脏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导致心脏跳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的一种现象。表现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者在早期常无任何症状或症状比较轻微,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可出现心悸、出汗、乏力、憋气、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此时心律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可逐渐减轻,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头晕、黑蒙、晕厥,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甚至可发生猝死。
病因
心律不齐主要与生理性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病理性因素有关。
1、生理性因素
运动、情绪变化等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诱发心律不齐。
2、遗传因素
基因突变导致的离子通道病,可以使心肌细胞离子流发生异常,从而导致心律不齐。
3、病理性因素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以及心肌炎等各种心脏器质性疾病,可引发心律不齐;甲状腺功能减退、伤寒、贫血、脑卒中等疾病,也可引发心律不齐;药物中毒、酸碱平衡紊乱以及神经与体液调节功能失调等,也可引发心律不齐。
就医
当出现心悸、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密切监测,若症状持续无法缓解、合并有其他疾病或高危遗传因素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心律不齐可发生于健康人群,比如情绪过于激动、剧烈运动后,这种情况属于短暂性的心律不齐,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平时注意密切观察即可。但是,如果心悸、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或持续无法缓解,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另外,心律不齐还与遗传、器质性心脏病以及贫血、甲亢、脑卒中等因素有关,所以,有家族遗传史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的相关症状时,也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治疗
心律不齐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日常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以免刺激心脏,导致不适症状加重;出现晕厥、意识丧失的患者,需要及时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并给予呼吸和营养支持。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以恢复正常心脏节律,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利多卡因以及维拉帕米等。
3、手术治疗
通过导管消融术,将导管送达心脏病变部位,然后释放能量消除病灶,可达到快速根治心律不齐的效果;合并心脏疾病的患者,可选择心脏搭桥术、瓣膜置换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
心律不齐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休息、调整生活方式,并密切监测病情。
1、注意休息
日常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过度劳累诱发心律不齐的发作。
2、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合理饮食,适当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糖以及高盐饮食;戒烟戒酒、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精神紧张,有助于降低心律不齐发生的风险。
3、密切监测病情
每日定时监测脉搏,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1分钟,并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可擅自停药、减药。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预防心律不齐的发生。
1、调整生活方式
保证健康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和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饮食为主,减少辛辣、油腻、腌制以及刺激性饮食;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保持乐观心态,减少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刺激。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贫血、甲亢、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预防和降低心律不齐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3、定期体检
对于有遗传性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体检,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诊断
心律不齐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其他检查等。
1、体格检查
患者主诉症状后,通过听诊器对心率、心律以及心音进行分析,可对心律不齐做出初步判断。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律不齐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而且具有无创的效果。心律不齐在心电图上可表现为心室节律完全不规则、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QRS波增宽变形等。
3、其他检查
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心律不齐的诊断率,并对心律不齐做出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当运动时出现心悸症状,可做运动试验,以协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