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一般指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器官,将躯体的位置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然后将该信息传出,从而进行位置调整、维持平衡。当在前庭系统、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毒、精神疾病等因素作用下,造成信息传送发生异常时,患者对空间定位就会发生障碍,产生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导致患者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倾斜,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出汗、面色苍白以及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眩晕症一般指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器官,将躯体的位置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然后将该信息传出,从而进行位置调整、维持平衡。当在前庭系统、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毒、精神疾病等因素作用下,造成信息传送发生异常时,患者对空间定位就会发生障碍,产生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导致患者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倾斜,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出汗、面色苍白以及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
症状
眩晕症主要表现为眩晕、头晕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等症状。
眩晕症患者一般会出现运动幻觉症状,常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或倾斜,并伴有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具体表现也有所差别,比如耳石症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可引起旋转性剧烈眩晕、头晕以及眼球震颤等症状;梅尼埃病除了可以引起眩晕的症状以外,还容易导致耳鸣、听力减退,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颅内血管性疾病可引起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或昏迷等症状;颅内感染性疾病除了引起眩晕以外,患者还可出现发烧、血象升高等感染症状。
病因
眩晕症一般与内耳前庭病变、颅内病变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1、内耳前庭病变
耳内碳酸钙结晶颗粒脱落后,可引起耳石症,从而导致眩晕;内耳淋巴系统失调,导致内耳积水后,可引起梅尼埃病,也可引起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后损伤耳内结构等,也可引起眩晕。
2、颅内病变
颅内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占位性疾病等,都可引起眩晕症的发生,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
3、其他因素
急性感染、尿毒症等中毒性疾病可引起眩晕;乘车、坐船或坐飞机时,导致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也可引起眩晕;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也可能导致眩晕。
就医
当出现反复、长期、严重突发或无法解释的头晕或眩晕,伴有发烧、失明、意识丧失等其他异常症状时,一般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眩晕症是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该病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也可表现为原发疾病症状,特别是一些由颅内病变引起的眩晕,患者可出现发烧、失明、意识丧失、昏迷等症状,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当出现反复、长期、严重突发并无法解释的头晕或眩晕,伴有发烧、失明、意识丧失等其他异常表现时,应提高警惕,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治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治疗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当出现眩晕症状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因晕厥摔倒;昏迷患者应及时在家人帮助下,前往医院进行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监测。
2、药物治疗
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比如周围性眩晕患者可选择异丙嗪、苯海拉明或地西泮等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
3、中医治疗
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具有舒筋活血、活络止痛的效果,可以解除颈肩背部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颈椎间盘突出、骨折增生等疾病引起的眩晕,具有良好的疗效。
日常
眩晕症患者平时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等。
1、调整饮食习惯
平时应保证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加强饮食管理。
2、改善生活方式
日常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疲劳引起眩晕症状。
3、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调整家中的居住环境,以免眩晕症发作时出现跌倒,比如减少电线、杂物等室内障碍物;安装夜灯、扶手以及铺设防滑垫等。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预防性用药等方法预防眩晕症的发生。
1、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以及适当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对预防眩晕症有一定的作用;保持良好坐姿、睡姿以及做好颈部保养,可预防颈椎肌肉劳损所导致的眩晕。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患有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眩晕症的发生风险。
3、预防性用药
对于频发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或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预防。
诊断
眩晕症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通过检查眼部瞳孔、眼球运动功能,可判断是否存在导致眩晕的眼部疾病;检查耳廓、耳道,可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的耳部疾病。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是否与感染性疾病有关;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性疾病。
3、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MRI检查,可以发现颅内出血、缺血以及占位等病变;内耳MRI检查,可以发现耳内结构有无异常、有无肿瘤等情况;颈椎CT或MRI检查,有助于分析颈椎间盘病变以及椎动脉血供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