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

疾病百科

眩晕症一般指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器官,将躯体的位置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然后将该信息传出,从而进行位置调整、维持平衡。当在前庭系统、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毒、精神疾病等因素作用下,造成信息传送发生异常时,患者对空间定位就会发生障碍,产生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导致患者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倾斜,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出汗、面色苍白以及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

名称

眩晕症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前庭器官 中枢前庭器官

多发人群

中老年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日常调理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眩晕 头晕恶心 呕吐 行走困难

相关疾病

脑血管病 头痛 癫痫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血常规 CT MRI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眩晕症一般指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

正常情况下,人体需要通过视觉、触觉以及听觉器官,将躯体的位置信息传入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整合,然后将该信息传出,从而进行位置调整、维持平衡。当在前庭系统、眼、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中毒、精神疾病等因素作用下,造成信息传送发生异常时,患者对空间定位就会发生障碍,产生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导致患者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倾斜,并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头胀、眼花、出汗、面色苍白以及行走困难等不适症状。

症状

眩晕症主要表现为眩晕、头晕恶心、呕吐、行走困难等症状。

眩晕症患者一般会出现运动幻觉症状,常感觉到周围事物在旋转、升降或倾斜,并伴有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根据病因不同,具体表现也有所差别,比如耳石症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可引起旋转性剧烈眩晕、头晕以及眼球震颤等症状;梅尼埃病除了可以引起眩晕的症状以外,还容易导致耳鸣、听力减退,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颅内血管性疾病可引起眩晕、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或昏迷等症状;颅内感染性疾病除了引起眩晕以外,患者还可出现发烧、血象升高等感染症状。

病因

眩晕症一般与内耳前庭病变、颅内病变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1、内耳前庭病变

耳内碳酸钙结晶颗粒脱落后,可引起耳石症,从而导致眩晕;内耳淋巴系统失调,导致内耳积水后,可引起梅尼埃病,也可引起眩晕;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后损伤耳内结构等,也可引起眩晕。

2、颅内病变

颅内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占位性疾病等,都可引起眩晕症的发生,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

3、其他因素

急性感染、尿毒症等中毒性疾病可引起眩晕;乘车、坐船或坐飞机时,导致内耳迷路受到机械性刺激,也可引起眩晕;过度疲劳、精神过于紧张时,也可能导致眩晕。

就医

当出现反复、长期、严重突发或无法解释的头晕或眩晕,伴有发烧、失明、意识丧失等其他异常症状时,一般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眩晕症是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该病以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也可表现为原发疾病症状,特别是一些由颅内病变引起的眩晕,患者可出现发烧、失明、意识丧失、昏迷等症状,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当出现反复、长期、严重突发并无法解释的头晕或眩晕,伴有发烧、失明、意识丧失等其他异常表现时,应提高警惕,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治疗,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

治疗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当出现眩晕症状时,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因晕厥摔倒;昏迷患者应及时在家人帮助下,前往医院进行血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监测。

2、药物治疗

结合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比如周围性眩晕患者可选择异丙嗪、苯海拉明或地西泮等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可选择依那普利、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等降压药物治疗。

3、中医治疗

针灸疗法和推拿按摩,具有舒筋活血、活络止痛的效果,可以解除颈肩背部肌肉痉挛,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于颈椎间盘突出、骨折增生等疾病引起的眩晕,具有良好的疗效。

日常

眩晕症患者平时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等。

1、调整饮食习惯

平时应保证合理膳食,避免暴饮暴食,适当多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的人群,更应该加强饮食管理。

2、改善生活方式

日常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因疲劳引起眩晕症状。

3、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注意调整家中的居住环境,以免眩晕症发作时出现跌倒,比如减少电线、杂物等室内障碍物;安装夜灯、扶手以及铺设防滑垫等。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及预防性用药等方法预防眩晕症的发生。

1、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充足睡眠以及适当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对预防眩晕症有一定的作用;保持良好坐姿、睡姿以及做好颈部保养,可预防颈椎肌肉劳损所导致的眩晕。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患有高血压、脑供血不足、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以降低眩晕症的发生风险。

3、预防性用药

对于频发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美托洛尔、硝苯地平或丙戊酸钠等药物进行预防。

诊断

眩晕症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通过检查眼部瞳孔、眼球运动功能,可判断是否存在导致眩晕的眼部疾病;检查耳廓、耳道,可判断是否存在相关的耳部疾病。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的白细胞计数,有助于判断是否与感染性疾病有关;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血液性疾病。

3、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MRI检查,可以发现颅内出血、缺血以及占位等病变;内耳MRI检查,可以发现耳内结构有无异常、有无肿瘤等情况;颈椎CT或MRI检查,有助于分析颈椎间盘病变以及椎动脉血供等情况。

相关阅读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