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

疾病百科

小细胞肺癌是肺部恶性肿瘤的一类,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可以分泌5-羟色胺、激肽、组胺等物质。与非小细胞癌相比,小细胞癌具有更短的倍增时间,生长率更快,且容易更早的发生转移,通常预后较差。支气管镜下小细胞肺癌浸润生长明显,病变侵及范围广,常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表面肿胀,甚至可见血性分泌物。患者以咳嗽、咯血、喘鸣、胸闷、发热等症状为主。

确诊的患者应遵医嘱及时接受治疗,定期就医复查。

名称

小细胞肺癌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烟龄较长者 长时间被动吸烟者 接触化学致癌物者 接触电离辐射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放射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与遗传有关

相关症状

咳嗽 痰血或咯血 呼吸困难或喘鸣 发热 声音嘶哑 胸痛 胸腔积液

相关疾病

肺癌 食管癌 纵隔肿瘤

相关检查

血常规 凝血功能检查 痰液检查 痰液检查胸部CT平扫 胸部X线检查 磁共振成像 全身骨显像 细针穿刺活检 支气管活检 纤维支气管镜刷检

相关手术

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医保

概述

小细胞肺癌是肺部恶性肿瘤的一类,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

小细胞肺癌是一种低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可以分泌5-羟色胺、激肽、组胺等物质。与非小细胞癌相比,小细胞癌具有更短的倍增时间,生长率更快,且容易更早的发生转移,通常预后较差。支气管镜下小细胞肺癌浸润生长明显,病变侵及范围广,常导致支气管管腔狭窄、表面肿胀,甚至可见血性分泌物。患者以咳嗽、咯血、喘鸣、胸闷、发热等症状为主。

确诊的患者应遵医嘱及时接受治疗,定期就医复查。

症状

少部分早期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大多患者会有咳嗽、痰血或咯血、呼吸困难或喘鸣、发热、声音嘶哑、胸痛、胸腔积液等症状。

1、咳嗽

咳嗽是早期主要表现,可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呛咳,无痰或有少许的泡沫样痰,感染时会有脓液痰。

2、痰血或咯血

因为小细胞肺癌肿瘤分化程度较低,侵袭性强,早期会在支气管管腔内生长,因此会有痰中带血的情况,严重者会有大咯血出现。

3、呼吸困难或喘鸣

肿瘤会引起支气管狭窄,造成部分气道阻塞,产生局限性的喘鸣及呼吸困难的现象。

4、发热

肿瘤压迫或阻塞支气管会引起肺炎,肺不张或肿瘤组织坏死时会引起发热。

5、声音嘶哑

与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至喉返神经有关。

6、胸痛

肿瘤侵犯胸膜时会引起胸痛。如果引起肺栓塞则以持续性胸部钝痛为主要表现。

7、胸腔积液

肿瘤累及胸膜导致淋巴回流受阻会引起胸腔积液。

病因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类,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和基因突变、空气污染、电离辐射、职业致癌因素等有关。

1、遗传和基因突变

许多基因与肺癌易感性有关,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活化、抑癌基因失活、细胞凋亡的抑制会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引发小细胞肺癌。

2、空气污染

被动吸烟,吸入油烟或是燃料燃烧的物质以及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物质均是构成小细胞肺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3、电离辐射

长时间接触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会导致人体内基因变异,从而引发小细胞肺癌。

4、职业致癌因素

接触石棉、镍、铬、芥子气、三氯甲醚等工业物质会使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就医

部分患者早期并无症状,在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查时若是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气管镜、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确诊。

其次,如果患者日常出现持续性咳嗽、咯血、发热、胸痛等症状,且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时需要及时就诊呼吸内科,以免耽误病情。另外,当长期吸烟的患者出现持续性的刺激性干咳、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也要及时就医。

确诊是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戒烟、戒酒,保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依托泊苷、顺铂、伊立替康等,还有免疫治疗药物,如阿特珠单抗、贝伐珠单抗等,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2、放射治疗

放射线对癌细胞有杀伤作用,适合不便于手术或不能手术的患者,化学治疗配合胸部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3、手术治疗

极早期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手术清除病变肺叶,同时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或取样。但是大多患者在确诊时癌细胞就已经扩散,通常手术在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没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日常

小细胞肺癌患者日常需要做好生活管理、注意调整情绪、定期就医复查等。

1、做好生活管理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因为小细胞肺癌属于恶性疾病,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摄入,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同时要注意作息,避免熬夜,避免饮酒及吸烟。

2、注意调整情绪

好的情绪有助于疾病治疗,患者日常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中,可以与家人、朋友多沟通。

3、定期就医复查

小细胞肺癌容易出现转移,患者需要留意自己是否有新发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等,遵照医嘱定期复查,坚持长期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预防

避免处于空气污染环境、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加强劳动保护等措施可以降低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几率。

1、避免处于空气污染环境

避免长时间在雾霾、粉尘的环境中生存,避免接触二手烟有助于降低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

2、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吸烟史较长,年龄在55-75岁的人群以及家族中有肺癌或其他恶性疾病病史的人群都属于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体检,方便早诊断早治疗。

3、加强劳动保护

对于可能接触有毒物质或放射性辐射的人群需要做好职业防护,降低患病几率。

诊断

可以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方式诊断小细胞肺癌。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胸廓有无变化,肺部是否存在畸形,听诊是否有干湿啰音等情况做初步诊断。

2、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项目有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痰液检查等,对诊断有一定辅助作用。而肿瘤标志物检查可以提高鉴别诊断率。

3、影像学检查

如胸部X线检查、胸部CT平扫、磁共振成像、全身骨显像以及PET-CT等。

4、病理学检查

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支气管活检、纤维支气管镜刷检等途径获取标本可以明确了解是否患小细胞肺癌。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