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积液是指由心包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积聚在心包腔内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有少量浆膜液,起到润滑的作用。当心包因为感染、结核或肿瘤发生炎症,或因刺伤、心室破裂、心胸外科手术等,都可导致心包内的液体增多,从而形成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与积液的量和形成速度有关,少量或缓慢积聚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极大量或短时内大量出现的心包积液可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干咳、吞咽困难以及下肢水肿、腹水等症状。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心包积液是指由心包本身的疾病或其他病因累及心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积聚在心包腔内的一种疾病。
正常情况下,心包腔内有少量浆膜液,起到润滑的作用。当心包因为感染、结核或肿瘤发生炎症,或因刺伤、心室破裂、心胸外科手术等,都可导致心包内的液体增多,从而形成心包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表现与积液的量和形成速度有关,少量或缓慢积聚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极大量或短时内大量出现的心包积液可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干咳、吞咽困难以及下肢水肿、腹水等症状。
症状
心包积液可能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局部组织压迫症状以及体循环淤血症状等。
心包积液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积液量和积液形成的速度,对于少量积液或缓慢积聚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而言,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心包积液较多,压迫心脏时,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端坐呼吸、呼吸浅快、面色苍白、发绀等。极大量的心包积液还可压迫食管、气管,导致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干咳、吞咽困难等表现。另外,大量的心包积液还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肝大、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以及腹水等体循环淤血的症状。
病因
心包积液主要与感染、肿瘤、创伤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1、感染
当心包因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发生感染时,通常会引发心包炎,从而导致心包分泌液增多,形成心包积液。
2、肿瘤
乳腺癌、肺癌、纵隔肿瘤、淋巴瘤、白血病以及各种转移性肿瘤,都有可能导致心包积液。
3、创伤
穿刺伤、心室破裂、心胸外科手术以及介入操作时,造成冠状动脉穿孔,有可能导致血性的心包积液。
4、其他因素
体循环淤血可导致漏出性心包积液;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以及甲减、尿毒症、低蛋白血症等也可导致心包积液。
就医
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无法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心包积液是一种因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导致心包分泌液体过多的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与积液量和积液的形成速度有关。部分患者因积液较少或积液形成缓慢,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当积液量逐渐增多时,可对心脏产生压迫,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等,当病情没有及时控制,导致大量或极大量的心包积液时,还可造成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水肿、腹水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有生命危险。所以,当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且持续时间较长、无法缓解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尽早明确病因。
治疗
心包积液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加强营养,适当多进食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减轻身体水肿的症状。另外,患者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免积液进一步增多。
2、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吲哚美辛或泼尼松等药物,减轻心包炎症反应,减少积液的产生。
3、手术治疗
当心包积液量较大、引起明显症状或导致心脏压塞时,患者应及时进行心包穿刺引流术,在超声引导下将积液抽吸或引流出来,从而缓解相关症状、挽救生命。
日常
心包积液患者平时应加强营养、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复查等。
1、加强营养
饮食上应多进食富含高蛋白、高热量且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奶类、蛋类、肉类、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证身体营养所需,促进病情的恢复,同时还要减少辛辣、油腻以及高盐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病情。
2、调整生活方式
戒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压力过大,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3、遵医嘱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诊,监测心包积液量的变化,以便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改善生活方式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来预防心包积液的发生。
心包积液没有直接的预防方式,但该病与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因素有关,所以可通过预防这类原发疾病,来降低心包积液的风险。比如保证健康、合理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腌制、烧烤以及油炸类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并保证良好的心态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另外,已经出现心包炎、低蛋白血症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从而降低心包积液的发生风险。
诊断
心包积液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包穿刺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大量积液时可引起体循环淤血的症状,比如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以及腹水等,医生通过这些临床表现,并配合心脏听诊,一般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X线检查
进行X线检查时,如发现心脏增大呈球形、边缘锐利、心脏搏动减弱或消失,也可诊断为心包积液,还有助于与心力衰竭进行鉴别。
3、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简单易行、迅速可靠,可用于心包积液的定量、定位。
4、心包穿刺检查
对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可以判断心包积液的性质,有助于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