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弥漫性、进行性的鼻腔萎缩性病变,通常黏膜下血管、腺体、骨质等处发生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可累及咽喉部,引起萎缩性咽喉炎。
女性患有萎缩性鼻炎的概率比男性高,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性萎缩性鼻炎。其中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营养、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继发性萎缩性鼻炎的出现与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原因有关。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弥漫性、进行性的鼻腔萎缩性病变,通常黏膜下血管、腺体、骨质等处发生萎缩,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变可累及咽喉部,引起萎缩性咽喉炎。
女性患有萎缩性鼻炎的概率比男性高,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性萎缩性鼻炎。其中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营养、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继发性萎缩性鼻炎的出现与感染、医源性损伤等原因有关。
症状
萎缩性鼻炎症状包括鼻腔干燥、嗅觉减退或者丧失、呼吸有臭味等,分析如下:
1、鼻腔干燥
萎缩性鼻炎会导致患者的鼻腔异常扩大,引起过度通气,会导致鼻腔干燥。
2、嗅觉减退或者丧失
当病情加重,嗅区黏膜发生萎缩,或者痂皮堵塞局部,会导致嗅觉功能异常,出现嗅觉减退或者丧失的情况。
4、呼吸有臭味
萎缩性鼻炎患者若感染变形杆菌,会将鼻腔内的脓胸分泌物以及痂皮中的蛋白质进行分解,产生吲哚,在呼气时可出现臭味。
病因
不同类型的萎缩性鼻炎,病因有所不同,包括原发性萎缩性鼻炎、继发性萎缩性鼻炎,分析如下:
1、原发性萎缩性鼻炎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长期处于干燥高温的环境中、受到有害气体刺激、遗传因素、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
2、继发性萎缩性鼻炎
若患者本身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鼻腔内长期存在脓性分泌物,对鼻腔黏膜造成刺激,或者由于慢性炎症引起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对局部造成压迫,引起鼻黏膜血液循环障碍,则易引起继发性萎缩性鼻炎。
就医
萎缩性鼻炎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症状、存在原发疾病、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出现相关症状
若患者近期出现鼻部干燥、鼻塞、嗅觉减退、呼吸有臭味等症状,需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
2、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本身存在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近期出现鼻腔结痂、头痛、头昏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3、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萎缩性鼻炎,近期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声音嘶哑、抑郁等症状,考虑病情加重,需积极就医。
治疗
萎缩性鼻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要保持鼻部卫生,可使用温水对鼻腔进行清洗,防止局部滋生细菌,继发细菌感染。其次要避免处于粉尘较多的环境中。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植物油滴鼻,有助于润滑鼻腔黏膜;也可使用50%葡萄糖溶液滴鼻,可促进鼻黏膜腺体分泌;也可使用25%葡萄糖甘油滴鼻,有助于抑制鼻分泌物分解。
3、手术治疗
若患者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效果较差,可通过鼻腔粘-骨膜下埋藏术、前鼻孔闭合术、鼻腔外侧壁内移加固术等。
日常
萎缩性鼻炎日常需注意家庭护理、注意饮食、定期复查等,分析如下:
1、注意家庭护理
患者要定期进行鼻腔冲洗,同时要保持鼻腔清洁卫生,防止细菌滋生,继发细菌感染。其次还要保持鼻腔湿润,若所处环境过于干燥,可使用加湿器。
2、注意饮食
患者要注意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虾类、蛋类、牛奶等,满足身体所需。
3、定期复查
患者还需定期到医院复诊,做鼻镜、CT、微生物学检查等,明确疾病的治疗情况。
预防
萎缩性鼻炎可通过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调整饮食、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法预防,分析如下:
1、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
机体平时应避免处于灰尘较多的环境中,同时应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有助于预防萎缩性鼻炎。
2、调整饮食
机体应以有营养的饮食为主,保证营养元素的均衡摄入,补充身体所需,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若本身患有慢性鼻炎,需积极治疗,防止病情加重,诱发萎缩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激素类喷鼻剂治疗。
诊断
萎缩性鼻炎可通过微生物学检查、鼻镜、CT等方法明确诊断,分析如下:
1、微生物学检查
疑似萎缩性鼻炎的患者可进行微生物学检查,可在鼻腔分泌物中检查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
2、鼻镜
患者还可做鼻镜检查,若发现苍白发亮、薄的、水肿样的鼻黏膜,或者发现脓性分泌物、结痂、轻度出血等情况,可确诊是萎缩性鼻炎。
3、CT
患者还可做CT检查,若发现中、下鼻甲黏膜萎缩、骨质吸收,也可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