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丘疹是表皮或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导管上皮角质物潴留形成的微小囊肿。
粟丘疹一般不影响健康,根据类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粟丘疹主要见于婴儿期,皮损可在一个月左右自发消退。继发性粟丘疹多见于成人,主要是各种皮肤损伤造成的,可以长期存在。如果自觉影响美观,可以遵医嘱通过药物、激光等方式去除。
日常需要保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挑破粟丘疹,以免引发感染。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粟丘疹是表皮或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导管上皮角质物潴留形成的微小囊肿。
粟丘疹一般不影响健康,根据类型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粟丘疹主要见于婴儿期,皮损可在一个月左右自发消退。继发性粟丘疹多见于成人,主要是各种皮肤损伤造成的,可以长期存在。如果自觉影响美观,可以遵医嘱通过药物、激光等方式去除。
日常需要保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自行挑破粟丘疹,以免引发感染。
症状
粟丘疹主要表现为黄白色、坚实性丘疹,通常直径在1-2mm,上面覆盖有表皮,表面光滑,相互之间不融合,用力挤压会有角质样内容物出现。
粟丘疹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粟丘疹好发于婴幼儿,通常在眼睑、面颊、颞部、额部出现,成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继发性皮损多位于手背、手臂、外皮损伤处、耳廓等。
粟丘疹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无需特殊处理,若自觉影响美观,可以去皮肤科就诊。
病因
粟丘疹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同类型粟丘疹发病原因不同。
1、原发性粟丘疹
考虑与遗传有关,从新生儿期开始,任何年龄段、性别都可发生,与皮脂腺发育不成熟、脂肪代谢紊乱有关,还有可能与内分泌、皮肤调节能力偏低有关。
2、继发性粟丘疹
可继发于部分皮肤病,如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疱性扁平苔藓、疱疹样皮炎等。还有可能是化妆品使用不当、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因素造成的。
就医
粟丘疹通常不影响健康,会自行脱落,因此无需就医,但如果患者发现自己的皮肤上出现大量不明原因的黄白色、质地坚实的丘疹觉得影响美观时,可以就诊皮肤科。
其次,家长发现婴儿有粟丘疹但是皮疹超过三个月没有自行消退时,可以携带其就诊儿科。另外,本身面部有粟丘疹的患者,在自行挤压皮损后出现局部发红、肿胀、破溃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日常生活中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洁面,以免损伤皮肤。
治疗
可以通过针挑法、药物、激光等方式治疗粟丘疹。
1、针挑法
患者需要就诊皮肤科进行操作,避免自行操作。通常会在局部消毒后使用专用针具刺入粟丘疹一定深度,挑开表皮,再用消毒棉签挤压出内里的角质样内容物。
2、药物治疗
外用维A酸软膏或口服维A酸胶囊有助于治疗粟丘疹。
3、激光治疗
使用CO2激光可以将粟丘疹表面表皮气化,使用无菌注射剂挑出内容物或是直接用CO2激光将整个粟丘疹气化,达到治疗目的。
日常
粟丘疹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创面卫生、做好生活管理以及心理护理等。
1、注意创面卫生
针挑、激光治疗后的患者需要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抓挠皮损处,以免继发感染。
2、做好生活管理
患者要勤剪指甲,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日常出门需要做好防晒,以免紫外线长期照射导致粟丘疹复发。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精神紧张。
3、做好心理护理
部分患者会因为对疾病认识不足因为皮损影响美观出现悲观、消极情绪,此时家属需要与患者多沟通,加强交流,给予患者关爱,消除其紧张情绪。
预防
原发性粟丘疹无法预防,可以通过保持面部皮肤清洁、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以及做好自我防护等方面预防继发性粟丘疹的出现。
1、保持面部皮肤清洁
正确合理使用洗面奶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磨砂洗面奶,以免损伤皮肤角质层。洁面后擦脸动作要轻柔。
2、选择合适的化妆品
避免使用带有矿物油、酒精等刺激成分的化妆品,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护肤品,以免过度油腻的化妆品堵塞毛囊孔,诱发粟丘疹。
3、做好自我防护
日常需要做好皮肤防护,出门可以佩戴遮阳帽、遮阳镜等,以免紫外线过度照射。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式可以明确诊断粟丘疹。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皮损的颜色、大小、数目、形态、分布情况等,结合触诊了解皮损的质地,做出初步诊断。
2、组织病理学检查
医生会在局部消毒后在典型皮损部位切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组织学检查可见较小的表皮样囊肿,囊壁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囊内由均质状的角质物填充。通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