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

疾病百科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腹部的恶性肿瘤,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多数肾母细胞瘤发生在单侧肾脏。

肾母细胞瘤多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3-4岁的儿童患病比较多见。此疾病的病因尚不确切,可能与基因突变、贝-维综合征、德尼-德拉什综合征、肾母细胞瘤家族史、尿路异常等原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尿、腹痛、发烧、厌食、体重减轻、呼吸急促、胸痛、咯血等症状。

名称

肾母细胞瘤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3-4岁儿童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化疗 放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腹部出现包块 腹痛 血尿

相关疾病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活检

相关手术

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

医保

概述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发生在腹部的恶性肿瘤,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肾胚基细胞,多数肾母细胞瘤发生在单侧肾脏。

肾母细胞瘤多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3-4岁的儿童患病比较多见。此疾病的病因尚不确切,可能与基因突变、贝-维综合征、德尼-德拉什综合征、肾母细胞瘤家族史、尿路异常等原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血尿、腹痛、发烧、厌食、体重减轻、呼吸急促、胸痛、咯血等症状。

症状

肾母细胞瘤症状包括腹部出现包块、腹痛、血尿等,分析如下:

1、腹部出现包块

由于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形成肿瘤,可在无意中发现腹部出现包块,质地坚硬。

2、腹痛

随着腹部肿块逐渐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牵拉或者压迫,从而引起腹痛。

3、血尿

当肿瘤侵犯肾盂、肾盏,会导致局部组织损伤,患者会出现血尿,通常以间歇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显微镜下血尿。

病因

肾母细胞瘤病因尚不明确,基本病因可能与肾脏细胞异常增殖、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诱发因素包括尿路异常,分析如下:

一、基本病因

1、肾脏细胞异常增殖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若存在没有发育分化成熟的肾脏细胞,有可能会发生不正常地增殖,从而发展为肾母细胞瘤。

2、基因突变

若患儿存在WT1、CTNNB1、WTX等基因突变的情况,可能会增加肾母细胞瘤病的发病风险。

二、诱发因素

若患儿本身存在隐睾、尿道下裂等尿路异常,也易诱发肾母细胞瘤。

就医

肾母细胞瘤就医指征包括腹部出现包块、出现全身症状、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腹部出现包块

若发现患儿的腹部出现质地坚硬的包块,且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需及时带其就医。

2、出现全身症状

若患儿出现体重减轻、发烧、食欲减退、贫血等情况,需积极带其就诊。

3、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患有肾母细胞瘤,近期病情加重,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短促、胸痛、咯血等症状时,需积极就医。

治疗

肾母细胞瘤可通过化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方法治疗,分析如下:

1、化疗

可遵医嘱应用盐酸伊立替康注射液、注射用硫酸长春新碱、注射用异环磷酰胺等化学药物进行化疗,将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若是单侧肾母细胞瘤,可通过单侧肾母细胞瘤根治性手术进行切除;若患者处于I期,且瘤体未侵犯集合系统,可通过单侧肾母细胞瘤保留肾单位肿瘤剥除术治疗。

3、其他治疗

若是双侧肾母细胞瘤,且存在肾功能异常的情况,可进行肾移植治疗。

日常

肾母细胞瘤日常需注意休息、注意运动、注意饮食等,分析如下:

1、注意休息

患儿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同时要处于光线暗、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休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

2、注意运动

患儿应适当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促进食欲。

3、注意饮食

患儿应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其次还需保证其他营养物质的均衡摄入,避免进食变质、不洁的食物。

预防

肾母细胞瘤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但可通过定期体检、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方法降低患病风险,分析如下:

1、定期体检

家长可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体检,做腹部超声、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病变,尽早进行处理。

2、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若患儿本身存在尿道下裂,需及时进行处理,可通过阴茎弯曲矫正术、尿道成形术等方法治疗;若患儿存在隐睾,可通过标准睾丸下降固定术、睾丸自体移植术等方法进行处理。

诊断

肾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包括腹部超声、腹部核磁共振、胸部CT等,分析如下:

1、腹部超声

家长可带疑似肾母细胞瘤的患儿到医院做腹部超声检查,可对肿瘤的位置、大小、血管内有无瘤栓等情况做出初步判断。

2、腹部核磁共振

患儿可进一步做腹部核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肾脏肿瘤的起源,观察腹部脏器是否存在肿瘤转移的情况。

3、胸部CT

患儿还可做胸部CT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肺转移的情况。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