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小头半脱位是指桡骨小头由环状韧带脱出后无法回纳,导致环状韧带、关节囊卡顿在肱桡关节间隙,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出现通常与桡骨头发育不全、肘关节牵拉等有关,患儿可出现关节压痛、哭闹等表现,且可影响关节活动。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难度较小,及时治疗后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肘关节功能受限、关节畸形等后遗症。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指桡骨小头由环状韧带脱出后无法回纳,导致环状韧带、关节囊卡顿在肱桡关节间隙,多见于5岁以内的儿童。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出现通常与桡骨头发育不全、肘关节牵拉等有关,患儿可出现关节压痛、哭闹等表现,且可影响关节活动。桡骨小头半脱位治疗难度较小,及时治疗后关节功能可恢复正常,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肘关节功能受限、关节畸形等后遗症。
症状
桡骨小头半脱位通常会出现肘关节压痛、哭闹不止、活动障碍等症状。
1、肘关节压痛
由于桡骨小头脱离正常位置,在按压肘关节时,可刺激桡骨小头,引起疼痛症状,被动活动时疼痛出现加重。
2、哭闹不止
由于肘关节不适,患儿难以表述自身症状,常出现哭闹,且肘部受压时哭闹加剧。
3、活动障碍
由于环状韧带出现嵌顿,导致肘关节屈伸、旋转等动作受到限制,患儿肘部可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
病因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基础病因为桡骨小头发育不全,肘关节牵拉、暴力刺激等因素可诱发桡骨小头半脱位。
1、基础病因
(1)桡骨小头发育不全
由于年龄较小,桡骨小头与环状韧带尚未发育完全,桡骨小头与桡骨颈直径相近,且弹性较好,易出现脱位。
2、诱发因素
(1)肘关节牵拉
若肘关节受到牵拉,在力的作用下,桡骨小头易脱出环状韧带。
(2)暴力刺激
若出现跌倒损伤,导致肘关节与地面撞击,受到直接暴力刺激,可诱发桡骨小头半脱位。
就医
若既往存在摔伤史,或肘关节受到牵拉后出现疼痛、哭闹、活动受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若曾出现摔伤,且后期肘部疼痛,肘关节无法正常活动,需积极就医。若肘关节受到外力牵拉后出现疼痛,在按压肘关节时加重,且频繁哭闹,抗拒他人接触,肘关节无法正常屈曲、伸展,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诊治。
患儿可不出现肿胀、畸形等表现,早期易忽略,若出现上述表现,需及时携带患儿就医。
治疗
桡骨小头半脱位可采取手法复位、关节制动等方式促进恢复。
1、手法复位
在医生操作下进行手法复位,使桡骨小头恢复其正常生理解剖位置,部分患儿可能需要数次复位方可成功。
2、关节制动
使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减少患肢活动,避免再次脱位。若桡骨小头半脱位反复发作,可使用石膏固定患处,期间避免患肢受到牵拉,以防影响关节功能的修复,出现关节功能受限。
日常
桡骨小头半脱位日常应注意饮食、合理运动、监测病情发展等。
1、饮食
日常饮食可增加钙、铁等物质的摄入,提高骨骼强度,降低复发风险。
2、合理运动
避免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时避免肘部受到牵拉,可适当前往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3、监测病情发展
注意观察患肢恢复情况,以防再次出现脱位,若出现压痛、活动受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
预防
桡骨小头半脱位可通过科学运动、合理穿衣、加强运动防护等措施进行预防。
1、科学运动
需选择强度适宜的运动,运动时避免肘部受到牵拉,或频繁甩动前臂,降低桡骨小头半脱位出现的概率。
2、合理穿衣
穿衣、脱衣过程中避免拉扯儿童手臂,尽量选择宽松衣物,以防引起习惯性脱位。
3、加强运动防护
运动时可穿戴专业防护设备,避免跌倒时出现关节脱位。反复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者家中可铺设软垫,以防出现摔伤。
诊断
桡骨小头半脱位可通过体格检查、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等进行综合诊断。
1、体格检查
若触诊发现肘关节存在压痛,且伴有活动受限,但无明显肿胀、畸形等表现,可能是存在桡骨小头半脱位。
2、X线检查
观察肘关节结构,判断桡骨小头是否脱离环状韧带,可做出诊断。
3、磁共振成像
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了解环状韧带、肌肉、血管等是否存在损伤,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帮助排除其他肘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