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

疾病百科

脑干出血是指脑干部位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一种重症脑血管疾病,占原发性脑出血的10%左右。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较为凶险的一类,一般男性发病率会高于女性,如果脑干出血量超过5毫升,血肿会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会有意识障碍、呼吸障碍、侧视麻痹等症状,不及时处理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脑干出血常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因素有关。年纪增长、酗酒、肥胖、用力排便等因素均会增加发病几率。

确诊后患者需要立即降低颅内压、止血,同时控制血压。病情控制后,日常需要定期参加康复训练,避免重体力劳动。

名称

脑干出血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多发人群

长期抽烟者 酗酒者 高血压患者 脑血管畸形者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头痛 瞳孔缩小 呼吸改变 应激性溃疡 交叉性瘫痪

相关疾病

脑卒中 中风 三叉神经痛

相关检查

颅脑CT 头颅MRI 脑血管检查 心电图检查 脑脊液检查

相关手术

开颅显微镜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脑室引流术

医保

概述

脑干出血是指脑干部位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的一种重症脑血管疾病,占原发性脑出血的10%左右。

脑干出血是脑出血中较为凶险的一类,一般男性发病率会高于女性,如果脑干出血量超过5毫升,血肿会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会有意识障碍、呼吸障碍、侧视麻痹等症状,不及时处理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脑干出血常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颅内动脉瘤等因素有关。年纪增长、酗酒、肥胖、用力排便等因素均会增加发病几率。

确诊后患者需要立即降低颅内压、止血,同时控制血压。病情控制后,日常需要定期参加康复训练,避免重体力劳动。

症状

脑干出血一般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患者会有头痛、瞳孔缩小、呼吸改变、应激性溃疡、交叉性瘫痪等症状。

1、头痛

患者可出现突发头痛或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疼痛,伴有头晕现象。

2、瞳孔缩小

瞳孔呈针尖样缩小。

3、呼吸改变

呼吸不规则,出现吹气状或叹息样喘气、潮式呼吸等。

4、应激性溃疡

中脑出血患者会因为脑损伤造成神经调节机制障碍,肠道血管收缩引起应激性溃疡,患者会有呕吐现象,呕吐物为咖啡样物,且病情越重,发生率越高。

5、交叉性瘫痪

脑干出血会导致一侧脑干损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同侧脑神经和对侧肢体中枢性偏瘫的现象。

病因

脑干出血的病因包括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等。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会导致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导致小动脉硬化,血管壁完整性出现破坏,出现微动脉瘤,当血压升高时会导致血管壁破裂引起出血。

2、脑血管畸形

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海绵状血管畸形等都会引发脑干出血。

3、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会导致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发脑干出血,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

4、肝脏疾病

严重的肝病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造成人体有出血倾向,诱发脑干出血。

就医

当患者反复出现头晕、肢体无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神经内科。

其次,脑出血发病迅速,若患者突然有言语不清、口角歪斜、一侧身体麻木无力等情况时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送医。另外,若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很快出现意识不清的现象时需要立即就医,避免剧烈搬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

确诊后需要及时给予降颅压、止血处理。有高血压的患者日常需要严格控制血压。

治疗

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给予氧气吸入,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有利于发病后抢救。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痰多时需要给予气管插管、定期吸痰。

2、药物治疗

脑干出血会引起颅内压升高,需要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等药物降低颅内压,配合使用维生素K1、鱼精蛋白等药物止血。同时静脉滴注尼卡地平、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药物控制血压。

3、手术治疗

年龄小于70岁且生命体征平稳、心肾功能较好,脑干出血量大于5ml、脑干明显受压的患者可以通过急诊手术治疗,如开颅显微镜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等。

日常

脑干出血患者日常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肢体护理以及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等。

1、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蔬果,促进肠道蠕动,避免发生便秘。

2、加强肢体护理

瘫痪的患者需要定期翻身,使用温水擦浴,适当按摩患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褥疮。

3、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肢运动,有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预防

保持情绪稳定、积极控制血压、戒烟戒酒以及定期体检等措施可以预防脑干出血。

1、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情绪异常激动,以免血压水平快速升高。

2、积极控制血压

高血压人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规定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平稳,避免自行停药。饮食中需要限制盐分的摄入,可以适当参加运动控制体重。

3、戒烟戒酒

日常避免吸烟、饮酒,可以减少有害因素对血管的刺激。

4、定期体检

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有助于发现疾病并积极治疗。

诊断

通过颅脑CT、头颅MRI、脑血管检查、心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方式可以明确诊断脑干出血。

1、颅脑CT

颅脑CT扫描是脑干出血首选检查方式,可以明确脑干出血的部位及范围。

2、头颅MRI

对幕上出血的诊断价值不如颅脑CT,但是对于幕下出血的检出率会优于颅脑CT。

3、脑血管检查

通过CT血管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方式可以明确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以及烟雾病等脑干出血病因。

4、心电图检查

脑干出血会发生心-脑综合征,部分患者本身会存在心脏病,需要结合心电图检查判断病情。

5、脑脊液检查

进行腰椎穿刺发现有血性脑脊液可以作为脑干出血的诊断依据。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