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尾蚴病

疾病百科

囊尾蚴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吞食猪带绦虫虫卵后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可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并在其体内各器官组织寄生。

囊尾蚴病具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囊尾蚴病,但是主要以21-4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患病的比例约为(2-5):1。患者发生囊尾蚴病时,其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皮下结节、肌肉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还可能会出现马尾神经受损、失明、持续高颅压征等后遗症。

名称

囊尾蚴病

就诊科室

传染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多发人群

21-40岁青壮年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低烧 红晕 抽搐

相关疾病

麻疹 肺结核 脑炎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特殊检查

相关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医保

概述

囊尾蚴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吞食猪带绦虫虫卵后而引起的疾病,虫卵可在其体内发育成尾蚴,并在其体内各器官组织寄生。

囊尾蚴病具有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囊尾蚴病,但是主要以21-40岁的青壮年为主,男女患病的比例约为(2-5):1。患者发生囊尾蚴病时,其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皮下结节、肌肉酸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其还可能会出现马尾神经受损、失明、持续高颅压征等后遗症。

症状

囊尾蚴病包括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皮下组织及肌肉囊尾蚴病,疾病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1.脑囊尾蚴病

囊尾蚴在患者的脑内寄生时,可造成其脑内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患者出现癫痫发作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患者还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患者出现脑膜刺激征时,其可表现为发热、颈部肌肉痉挛等;囊尾蚴对患者的脊髓造成压迫时,可导致其出现感觉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2.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在患者的眼底蠕动时,可导致其出现视力减退、眼红、眼痛、流泪、自觉视野内有黑影等症状;囊尾蚴在患者的眼内死亡时,虫体被分解后可产生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分解物,易造成患者视神经萎缩、视网膜脱落、眼球萎缩、失眠等。

3.皮下组织及肌肉囊尾蚴病

囊尾蚴在患者的皮下组织寄生时,其可能会出现皮下结节,结节可移动,但是患者一般不存在压痛及炎症反应,结节的数量不等,主要分布在其头部和躯干。囊尾蚴寄生在患者的肌肉中时,可导致其出现肌肉酸痛、病变部位发胀等症状。

病因

囊尾蚴病主要是由于猪带绦虫虫卵感染引起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可诱发囊尾蚴病。

一、基本病因

1.猪带绦虫虫卵感染

患者吞食猪带绦虫虫卵后,虫卵可在其体内发育成囊尾蚴,并寄生在其体内的各器官组织,从而引发囊尾蚴病。

二、诱发因素

1.环境因素

患者长期生活在经济水平较差、大量散养猪、粪便管理不当的地区时,其患吞食的可能性会增加,患病风险也会随着增加。

2.个人因素

患者经常食用半熟的猪肉、饭前便后不洗手,切生肉和熟食的刀具和砧板未分开使用等,可提高患病率。

就医

囊尾蚴病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肿大、皮下结节、头痛、呕吐等囊尾蚴病的相应症状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治疗。

2.病情加重

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其出现视网膜脱落、视神经萎缩、颅内压升高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以免耽误治疗。

3.引起并发症

患者出现持续颅压征、失明、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时,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促使其获得良好的预后。

治疗

囊尾蚴病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家属可以通过倾听、交谈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促使其获得治愈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焦虑、紧张的情绪。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苯达唑片、吡喹酮片等药物,杀死其皮下组织和脑内的囊尾蚴,减少皮下结节数量,减轻其意识丧失、视力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注射液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头痛。

3.手术治疗

患者可以采用脑室和脑池囊虫摘除术进行治疗,去除脑内的囊尾蚴,促使其脑组织功能恢复正常;患者还可以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引流其脑室内过多的脑脊液,减轻患者颅内压增高的情况。

日常

囊尾蚴病日常应注意合理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病情监测等。

1.合理膳食

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饮用生水、生吃蔬菜、吃不熟或半熟的猪肉等,防止其误食虫卵,从而引发囊尾蚴病。

2.良好的生活习惯

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禁止随地大便、坚持饭前便后洗手,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

3.病情监测

患者应该记录每次癫痫发作的时间以及两次癫痫发作的时间间隔,寻找癫痫发作的规律,有助于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

预防

预防囊尾蚴病的方法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1.控制传染源

对囊尾蚴病的流行地区进行人群筛查和猪囊尾蚴病筛查,治疗感染猪带绦虫的患者,对病猪进行杀虫治疗,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人体应该尽量避免食用生食和生水,尽量避免散养猪群,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将切生食和熟食以及水果的刀具和砧板分开使用,防止误食猪带绦虫卵。

3.保护易感人群

医务人员应该对经济水平差、粪便管理不当、猪群散养地区的人体进行健康宣教和知识普及,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囊尾蚴病。

诊断

囊尾蚴病的诊断方法有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特殊检查等。

一、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患者进行粪便检查时,医生可以对其粪便进行分析,检查其粪便中是否存在猪带绦虫的虫卵或节片。

2.脑脊液检查

囊尾蚴病导致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的情况时,其还会出现脑脊液压力增高、蛋白含量增多等异常表现。

3.免疫学检查

医生可以将猪囊尾蚴液纯化,使其作为抗原,对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的短程特异性抗体进行判断,阳性一般表示患者患囊尾蚴病。

二、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显示患者脑组织和肌肉中囊尾蚴钙化后的阴影,但是短期内不能发现,一般病程较长的患者才会出现钙化的情况。

2.头颅CT检查

头颅CT检查能够显示小于1cm的囊性病灶,患者进行头颅CT检查时,医生能够清楚地看到囊性病灶,确诊脑囊尾蚴病。

3.头颅MRI检查

高度怀疑脑囊尾蚴病,但是头颅CT检查未发现囊尾蚴时,患者可以进行头颅MRI检查,不仅能够发现囊尾蚴,还可以对其死活情况进行判断。

4.B超检查

高度怀疑眼囊尾蚴病时,患者可以进行眼部B超检查,观察其眼内是否存在囊尾蚴;怀疑患者皮下或肌肉组织中有囊尾蚴寄生时,其也可以进行B超检查,判断是否存在囊尾蚴。

三、病理学检查

医生可以取患者的病灶组织,对其进行活检,根据病灶组织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判断患者是否患囊尾蚴病。

四、特殊检查

医生可以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囊尾蚴的基因,辅助诊断其是否患囊尾蚴病。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