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改变。
脑膜炎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链球菌、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该病通常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患者会有发热、寒战、颈项强直、剧烈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治疗以对因、对症治疗为主。经过及时治疗的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隐球菌脑膜炎预后相对不良,病死率较高。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证膳食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厌食,并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脑膜炎是软脑膜的弥漫性炎症改变。
脑膜炎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链球菌、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结核杆菌、新型隐球菌等。该病通常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患者会有发热、寒战、颈项强直、剧烈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治疗以对因、对症治疗为主。经过及时治疗的患者大多预后良好,但隐球菌脑膜炎预后相对不良,病死率较高。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证膳食营养均衡,避免挑食、厌食,并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症状
脑膜炎可以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不同类型的脑膜炎除了发热、脖子僵硬、头痛、恶心及呕吐外,还会有其他症状。
1、病毒性脑膜炎
患者可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肌肉酸痛、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腹泻、畏光等。
2、化脓性脑膜炎
患者还会因为颅内压升高出现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如偏瘫、失语等。
3、结核性脑膜炎
患者会有结核中毒症状,表现为长时间的低热、食欲减退、全身倦怠无力、精神萎靡、盗汗等。早期没有及时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脑实质损害症状,如谵妄、癫痫发作、昏睡、意识模糊等。
4、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性脑膜炎常累及视神经,会引起视神经麻痹。
病因
脑膜炎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发病原因也有所区别。
1、病毒性脑膜炎
常见的致病病毒为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次还有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EB病毒等。
2、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常见的致病菌有脑膜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
3、结核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会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经血播散后会在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结节破溃后致病菌会进入蛛网膜下腔致病。
4、隐球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常感染皮肤和黏膜,随后经上呼吸道侵入体内。
就医
患者有明显的发热、寒战、咳嗽、肌肉酸痛等感染症状,且病情长时间没有好转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其次,若患者有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考虑是颅内压增高造成的,需要立即就医。若患者长时间有低热现象,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盗汗等症状,也要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
日常要适当参加有氧体育活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
治疗
脑膜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可以行人工辅助呼吸,直到患者恢复自动呼吸。有发热症状的患者可以给予物理方式降温。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鼻饲管或静脉营养治疗。
2、药物治疗
病毒性脑膜炎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阿糖腺苷等。流感病毒感染者可以使用奥司他韦治疗。化脓性脑膜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未明确具体致病菌前给予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青霉素等。明确致病菌后可以调整用药。结核性脑膜炎以抗结核治疗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必要时可联合用药。隐球菌性脑膜炎可以使用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氟康唑等药物抗菌治疗。
3、手术治疗
针对药物治疗无效并发脑积水的患者,可以通过腰椎穿刺行脑脊液引流或脑室分流引流术治疗。
日常
脑膜炎的日常注意饮食护理、运动及休息、家庭护理等。
1、饮食护理
患者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可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以及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鼻饲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以及腌制类食物的摄入。
2、运动及休息
发病急性期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在病情好转后可以适当运动,保证日常生活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
3、家庭护理
针对有偏瘫、癫痫等后遗症的患者,家属需要协助其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日常需要定期给患者翻身、清洁,避免出现压疮及尿路感染。
预防
通过接种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就医等措施可以预防脑膜炎。
1、接种疫苗
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肺炎球菌结合疫苗、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等可以降低部分类型脑膜炎的发病率。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饭前便后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以免细菌传播。饮食保证均衡营养,多吃新鲜的蔬菜及水果,适当的参加户外运动及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3、积极就医
上呼吸道感染者出现咳嗽、发热、呕吐、头痛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接受治疗,避免拖延病情。
诊断
通过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脑膜炎。
1、医生查体
医生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颈项强直、Brudzinnski征阳性、视力下降、偏瘫等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的神经系统损伤程度。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中病毒性脑膜炎可见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增高;结核性脑膜炎血常规结果大多正常,部分患者血沉会明显增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白细胞增高不明显,部分患者中性粒细胞增高。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中,脑膜炎患者均可见Hs-CRP升高。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可见病毒抗体阳性。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活动性结核或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
3、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MRI检查,不同的脑膜炎头颅MRI表现存在差异,但是特异性不高。若脑膜炎感染没有累及肺部,一般胸部CT及胸部X线检查无特殊表现,如果累及肺部,则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如肺结核会有结核病灶或钙化灶,肺部隐球菌感染时会有肺部肿块或结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