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是指尿道受到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
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尿道炎患者以尿道刺痒、尿频、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为主,不同致病原因导致的尿道炎症状上会略有差异。尿道炎症状经过一般抗菌治疗后可好转,部分患者可能继发尿道周围器官感染。
尿道炎患者日常需要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可以冲刷尿道,减轻病情。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尿道炎是指尿道受到各种生物、物理、化学等原因引起的炎症反应。
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尿道炎患者以尿道刺痒、尿频、尿痛、尿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为主,不同致病原因导致的尿道炎症状上会略有差异。尿道炎症状经过一般抗菌治疗后可好转,部分患者可能继发尿道周围器官感染。
尿道炎患者日常需要增加饮水量促进排尿,可以冲刷尿道,减轻病情。
症状
尿道炎患者会有尿路刺激征、尿道分泌物以及伴随症状等。
1、尿路刺激征
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是由于病原体侵袭尿道局部刺激尿道引起的,多数女性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男性患者症状较为明显。
2、尿道分泌物
女性患者尿道口会红肿,伴有脓性分泌物。男性患者疾病初期时尿道分泌物会从稀薄黏液转变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
3、伴随症状
女性患者还会伴有下腹部疼痛、骨盆疼痛、心绞痛、血尿等症状。男性患者会有血精、性交或射精时疼痛、发热等症状。
病因
尿道炎的病因主要是病原体感染,分为淋球菌及非淋球菌。
1、淋球菌性尿道炎
通过性接触途径,淋球菌会通过女性尿道、男性前尿道等途径附着在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使尿道黏膜发生感染引发尿道炎。另一方面,淋球菌会诱导化学毒素的产生,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2、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致病菌会通过阴道、肛门等途径入侵尿道黏膜上皮细胞,使其发生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沙眼衣原体、生殖支原体、解脲支原体、阴道毛滴虫等。
就医
近日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外阴烧灼感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明确病因。
其次,患者有不洁性生活史后发现尿道口出现脓样分泌物伴有尿道灼热、瘙痒或是出现肉眼血尿等症状时,建议立刻就医完善尿常规、泌尿系统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另外,若患者有明显的外阴疼痛,已经影响走路时也要及时就医。
确诊是尿道炎的患者应携带性伴侣同查同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治疗
尿道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增加饮水量达到增加排尿量的目的,通过排尿对尿道进行冲刷,有助于缓解疾病症状。
2、药物治疗
治疗主要以抗菌为主,淋球菌性尿道炎以青霉素类药物治疗为主,也可以使用头孢菌素或喹诺酮类药物。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则以口服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药物为主。
3、手术治疗
尿道炎继发尿道狭窄的患者需要定期扩张尿道,必要时可以行尿道口狭窄切开。广泛性尿道狭窄的患者可以通过尿道膀胱镜做尿道内切术。
日常
尿道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保证饮食清淡、增加饮水量以及做好家庭护理等。
1、饮食清淡
治疗期间及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摄入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如辣椒、麻辣香锅、麻辣烫、冰淇淋等。可以适当多吃含有优质蛋白及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2、增加饮水量
每日饮水量需要达到2000ml以上。及时补充水分可以促进体液的新陈代谢,从而稀释尿液减少体内细菌数量。
3、做好家庭护理
患者的衣物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的混洗。患者治疗期间还要避免与配偶发生性关系。
预防
避免不洁性生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久坐、憋尿等措施可以预防尿道炎。
1、避免不洁性生活
性交会将外阴或肛门部位细菌带到尿道口,因此在性交前后男女双方都要清洗会阴部,保持局部清洁卫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穿着纯棉、透气的内裤。女性在经期要勤换卫生用品,以免外阴潮湿滋生细菌。
3、避免久坐、憋尿
久坐憋尿会导致尿液逆流,尿液中的细菌会在尿路聚集,会增加尿道炎的发病几率。长时间保持坐位的人群应适当起身适当活动,及时排尿。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尿道标本涂片、尿道分泌物培养、核酸扩增试验等项目可以诊断尿道炎。
1、体格检查
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通过视诊判断患者尿道口是否有红肿、分泌物等情况,有助于做初步诊断。
2、血液检查
通过血常规、肝功能等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3、尿道标本涂片
使用革兰氏染色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哪种致病菌感染。
4、尿道分泌物培养
该项检查可以特异性的识别是淋球菌还是沙眼衣原体感染。
5、核酸扩增试验
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复制病菌的DNA,有助于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