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

疾病百科

脑血栓是一类中枢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脑血栓是指患者因血管壁增厚、血管损伤、血管畸形、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局部供血减少、中断,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因为不同患者的梗塞部位及梗死面积存在差异,所以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

该病复发率相对较高且预后受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故患者应及时治疗并注意监测病情发展。

名称

脑血栓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多发人群

有脑血栓家族史者 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口眼歪斜 流涎 言语不清 视物模糊 头痛 呕吐

相关疾病

脑血管病 头痛 癫痫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相关手术

紧急血管内手术 脑室减压引流术

医保

概述

脑血栓是一类中枢神经功能缺损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脑血栓是指患者因血管壁增厚、血管损伤、血管畸形、血液成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脑局部供血减少、中断,从而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因为不同患者的梗塞部位及梗死面积存在差异,所以临床表现和预后情况也不尽相同。

该病复发率相对较高且预后受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较为明显,故患者应及时治疗并注意监测病情发展。

症状

脑血栓的症状包括语言功能障碍、肢体障碍、视觉障碍、意识障碍等。

1.语言功能障碍

脑血栓患者发病时可出现舌头发笨、口齿不清、言语混乱等情况。

2.肢体障碍

一般患者大脑发生梗死后,对侧的颜面部、肢体肌肉可丧失控制,患者常出现口眼歪斜、流涎、手脚麻木无力症状。

3.视觉障碍

患者发病时会出现视神经功能障碍,有可能会出现一过性的黑矇、视物模糊、重影并伴有眩晕,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双眼向一侧凝视的情况。

4.意识障碍

部分患者发病时可出现短时的神志不清现象,有可能突然摔倒或持续抽搐。

病因

脑血栓的病因包括血管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其他因素等。

1.血管管壁病变

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血管淀粉样病变等疾病均有可能导致血管管壁病变并引起脑血栓。

2.血液成分改变

患者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血液成分改变,患肿瘤或处于分娩后阶段则可导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均有可能引起脑血栓。

3.血流动力学改变

患者血压异常变化或存在心脏功能障碍、脑血管痉挛、先天性动脉狭窄等情况均有可能影响血液流动并引起脑血栓。

4.其他因素

患者颈部动脉受损、动脉血管畸形、侧支循环功能不全也有可能影响脑组织供血及动脉血液流动,从而引起脑血栓。

就医

脑血栓的就医流程为观察症状、选择科室、完善检查等。

1.观察症状

患者自觉肢体麻木无力、眩晕、头痛或家属发现患者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清、抽搐等疑似脑血栓的临床表现时均应及时就医检查。

2、选择科室

病情轻微者可至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就诊,病情危重者则应至急救科抢救。

3.完善检查

脑血栓患者需进行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其中实验室检查包含的血生化、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检查可以筛查病因,影像学检查中的头部CT、头颅磁共振检查、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等可以直接确认病变血管位置。

治疗

脑血管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发病后需卧床休息并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需定期翻身、拍背、吸痰,防止形成褥疮或引起窒息。

2.药物治疗

患者发病后可以选用静脉溶栓类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抗凝类药物、降纤类药物等消除血栓,恢复脑组织供血,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洛伐他汀胶囊等控制血脂避免复发。

3.手术治疗

一般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颅内压急剧升高时可以进行紧急血管内手术、脑室减压引流术等手术恢复脑组织供血或降低颅内压。

日常

脑血栓日常护理方法包括生活管理、皮肤护理、病情监测等。

1.生活管理

家属需注意安抚患者以消除负面情绪,引导其配合治疗,同时需控制患者饮食以限制钠盐、脂肪的摄入量,严禁吸烟、饮酒、熬夜,但条件允许时可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2.皮肤护理

脑血栓患者长期静卧有可能引起压疮或形成静脉血栓,故家属需定时变换患者体位减轻皮肤压力,同时通过按摩四肢或进行冷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病情监测

患者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同时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并定期进行复查。

预防

预防脑血栓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1.调整饮食

平时应多食用粗粮及蔬菜水果,减少食用油腻荤腥、烟熏盐渍食物,同时需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

2.改善生活习惯

患者平时需戒烟、戒酒,保持作息规律,避免久坐,同时需积极参与骑行、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积极治疗原发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需坚持用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时需定期体检。

诊断

一般医师可以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及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疾病。

1.观察临床表现

脑血栓患者发病时有可能出现口眼歪斜、流涎、言语不清、肢体抽搐、神志不清等症状,医师根据此类症状可以进行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生化检查等,其中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可以筛查病因并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生化检查也可筛查病因并辅助确诊疾病。

3.影像学检查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项目包括头部CT、头部磁共振、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等,可以观察患者脑部血流情况并确认病变血管位置。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