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

疾病百科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或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等途径侵入人体,突破机体防御机制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随发热、寒战、恶心、头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该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可治愈,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出现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以及感染性肾结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名称

尿路感染

就诊科室

肾病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前列腺

多发人群

婴儿 老年人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日常调理 中医治疗

是否遗传

有遗传倾向

相关症状

尿频 尿急 尿痛 发热 寒战 头痛

相关疾病

肾病 肾癌 系统性红斑狼疮

相关检查

病史评估 尿常规 超声检查 尿路造影

相关手术

外科手术

医保

概述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或衣原体等致病微生物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直接感染等途径侵入人体,突破机体防御机制后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随发热、寒战、恶心、头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该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可治愈,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能会出现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以及感染性肾结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症状

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局部症状以及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

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因其存在多种分类方式,所以不同类型的尿路感染其临床表现也有区别。比如膀胱炎,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耻骨上膀胱区域或会阴部不适、尿道烧灼感等,急性发作时可出现终末血尿、尿液浑浊等症状;肾盂肾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患侧或双侧腰部胀痛、肋脊角压痛或叩击痛,同时还可引起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

病因

尿路感染通常与感染、尿路梗阻、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以及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1、感染

细菌感染是导致尿路感染的最主要病因,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另外,腺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也可导致尿路感染。

2、尿路梗阻

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因素导致尿液排出不畅时,容易造成致病微生物在尿路中聚积,从而引发感染。

3、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以及多囊肾等可导致泌尿系统结构异常,也可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4、免疫力下降

一些长期卧床、患有糖尿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较弱,也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就医

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腰痛、发热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病情迁延,导致持续、反复发作,从而对生活造成影响,部分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还可能出现肾乳头坏死、肾周围脓肿以及感染性肾结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所以,为了避免病情迁延、减少并发症的危害,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腰痛或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并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病因,从而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

尿路感染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应大量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同时保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避免加重感染。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患者,可以服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或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患者,可以服用呋喃妥因、氧氟沙星或复方磺胺甲恶唑等药物治疗。

3、中医治疗

患者还可以在中医辨证论治的指导下服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比如膀胱湿热型患者,可以服用八正散、六一散或四妙散等方剂达到清热利湿、利尿通淋的效果。

日常

尿路感染患者平时应多饮水、加强营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并遵医嘱服药、复查等。

1、多饮水

尿路感染患者在平时应大量饮水,促进排尿,通过排尿来排出尿路中的致病微生物,从而有利于病情恢复。

2、加强营养

适当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提高机体抵抗力。

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勤洗澡,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冲洗,避免引起反复感染。

4、遵医嘱服药、复查

严格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并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减少使用尿路器械等方法预防尿路感染。

1、多饮水

每天要多饮水,以保证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通过排尿过程中对膀胱和尿道的冲洗,避免细菌在尿路中繁殖,该方法可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

2、保持会阴清洁

每天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女性人群应在月经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加强局部卫生,及时清洗阴道和肛门分泌物;男性包皮过长者,应每天清洗龟头部位,必要时可进行手术治疗,以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3、减少使用尿路器械

尿路器械检查可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所以患者应尽量避免做这类检查,必须检查时可在检查后应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诊断

尿路感染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病史评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1、病史评估

尿路感染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医生在对患者病史、临床表现等信息采集后,可作出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尿液的浑浊程度、是否有异味以及白细胞数量等指标,可判断有无尿路感染;当出现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血象异常时,通常提示与急性肾盂肾炎有关。

3、影像学检查

当患者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或合并无痛血尿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超声、尿路造影等检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尿路结石、尿路畸形等情况。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