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疾病百科

尿毒症是各类肾脏疾病使患者肾单位发生慢性的不可逆破坏,从而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病因通常包括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遗传性肾脏病,通常患者肾脏已经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素,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水肿等诸多症状,需依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维持生命。

尿毒症通常无法治愈,规范治疗仅可缓解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期限,即便进行肾移植也无法完全恢复肾脏功能。

名称

尿毒症

就诊科室

普通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多发人群

15~49岁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恶心 呕吐 腹泻 出血 皮肤干燥 瘙痒 面色晦暗 色素沉着 浮肿 全身乏力 口渴 消瘦

相关疾病

头痛 咳嗽 亚健康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尿液检查 生化、电解质及代谢相关检查 腹部B超和CT 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

相关手术

肾移植手术

医保

概述

尿毒症是各类肾脏疾病使患者肾单位发生慢性的不可逆破坏,从而导致代谢废物和毒素在体内积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尿毒症是肾衰竭的终末期表现,病因通常包括原发性肾脏病、继发性肾脏病、遗传性肾脏病,通常患者肾脏已经无法正常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素,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水肿等诸多症状,需依赖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等维持生命。

尿毒症通常无法治愈,规范治疗仅可缓解不适症状、延长生存期限,即便进行肾移植也无法完全恢复肾脏功能。

症状

尿毒症的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血液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表现等。

1.胃肠道症状

尿毒症患者较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且胃肠道易受毒素刺激,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2.血液系统表现

尿毒症患者持续出血、红细胞寿命缩短或缺乏铁、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导致血细胞含量发生变化,甚至有可能引起贫血。

3.心血管系统表现

尿毒症患者呼吸系统受毒素刺激也有可能产生功能损害,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等现象,甚至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或猝死。

病因

尿毒症的病因通常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三类肾脏疾病。

1.原发性肾脏疾病

原发性肾脏疾病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动脉硬化症、慢性肾盂肾炎等,大多是微生物感染引起,患者肾功能持续受损,发展至末期即为尿毒症。

2.继发性肾脏疾病

继发性肾脏疾病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损害、过敏性紫癜肾炎、狼疮性肾炎等,主要继发于各类难以根治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未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可导致肾脏持续受损引起尿毒症。

3.遗传性肾脏疾病

遗传性肾脏疾病包括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患者肾脏受损导致功能衰竭可形成尿毒症。

就医

尿毒症患者的就医过程分为观察症状、询问病史、完善检查等。

1.观察症状

尿毒症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瘙痒、面色晦暗、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浮肿等,患者发现此类症状时即需至肾内科检查。

2.询问病史

尿毒症是各类肾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医师通常会询问患者此前是否确诊肾脏疾病,家族成员是否有患尿毒症或遗传性肾脏疾病者。

3.完善检查

患者就医后通常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腹部B超等多种检查项目以诊断疾病及评估肾脏功能。

治疗

尿毒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液净化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

尿毒症遵医嘱服用碳酸氢钠片可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服用碳酸钙片、醋酸钙片、碳酸镧咀嚼片则可以调节钙磷平衡,合并感染者则可能需选用氟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2.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可以替代患者肾脏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各类毒素,避免损伤其他脏器组织。

3.手术治疗

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衰竭,及早进行肾脏移植手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机体损害。

日常

尿毒症日常护理方法包括家庭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等。

1.家庭护理

家属需监督患者服用药物,同时需注意安抚患者,引导其配合治疗,平时则需注意皮肤护理,可通过涂抹护肤霜或更换宽松衣物减轻不适症状。

2.生活管理

尿毒症患者平时需避免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同时需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饮食需注意清淡,限制钠、磷、钾、脂肪等摄入量,适当补充蛋白质。

3.病情监测

患者每3-6个月即需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B超等,病情严重者可间隔1-3个月检查一次。

预防

预防尿毒症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改善生活习惯、治疗原发病、定期体检等。

1.调整饮食

平时需减少食用高脂高糖高盐食物,同时需避免暴饮暴食、不规律进食。

2.改善生活习惯

平时需避免熬夜、酗酒、吸烟,同时避免滥用药物,防止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3.治疗原发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和各类肾脏疾病的患者需积极治疗,防止损害肾脏功能引起尿毒症。

4.定期体检

患者每年需体检1-2次,发现肾功能受损时即需进行专项检查。

诊断

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肾脏B超等可以诊断尿毒症。

1.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面色晦暗、皮肤干燥、全身浮肿、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即提示有患尿毒症的可能性,医师可据此进行初步判断。

2.肾功能检查

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趋于衰竭,进行肾功能检查时可见血肌酐含量明显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可作为诊断尿毒症的依据。

3.尿常规检查

尿毒症患者进行尿毒症检查时可见尿液中蛋白质分子和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常呈现为蛋白尿或血尿,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4.肾脏B超

尿毒症患者肾脏病变严重,进行B超检查时发现双肾萎缩、皮质回声增强、结构紊乱即可确诊尿毒症。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