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

疾病百科

玫瑰痤疮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以及毛囊皮脂腺周围单位。以皮肤潮红、红斑、红肿、毛细血管扩张等表现为主。

玫瑰痤疮属根据皮损的类型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肥大型、丘疹脓包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眼型。此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温度升高、日晒、情绪不良、失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名称

玫瑰痤疮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鼻部

多发人群

女性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丘疹 脓包 毛细血管扩张 眼干 眼部瘙痒 刺痛 视力下降

相关疾病

痤疮 荨麻疹 银屑病

相关检查

皮肤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 血液检查

相关手术

划痕术 切割术 切削术 切除术

医保

概述

玫瑰痤疮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以及毛囊皮脂腺周围单位。以皮肤潮红、红斑、红肿、毛细血管扩张等表现为主。

玫瑰痤疮属根据皮损的类型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肥大型、丘疹脓包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眼型。此疾病的发生与遗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温度升高、日晒、情绪不良、失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症状

不同类型的玫瑰痤疮症状有所不同,包括红斑毛细管扩张型、丘疹脓包型、肥大型、眼型,分析如下:

红斑毛细管扩张型

患者的面中部会出现红斑,一般呈对称性分布,同时伴随皮肤干燥、刺痛、灼痛感、瘙痒等症状。

丘疹脓包型

患者的面部会出现针头、绿豆大小的丘疹或者脓包,甚至出现结节。

肥大型

患者在鼻部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呈紫红色。

眼型:

患者可出现眼睛异物感、视物模糊、流眼泪、畏光、眼睛刺痛等症状。

病因

玫瑰痤疮与遗传因素、神经血管功能紊乱、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原因有关,分析如下:

1.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人患有玫瑰痤疮,处于此家族中的人群发病率较高。

2.神经血管功能紊乱

若患者面部皮肤长时间受到炎症刺激、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改变,会导致血管、淋巴管通透性增高,促进血管生长因子表达增加,使血管发生增生、扩张,从而引起玫瑰痤疮。

3.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若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局部角质层含水量降低、皮脂量减少,会引起玫瑰痤疮。

就医

玫瑰痤疮的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皮损、出现眼部症状、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出现相关皮损

若患者面部出现潮红、红斑,或者出现丘疹、脓包、毛细血管扩张等皮损,需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医。

2.出现眼部症状

若患者面部出现皮损的同时,出现眼干、眼部瘙痒、刺痛、视力下降、畏光等症状,需积极就诊。

3.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玫瑰痤疮,近期皮损面积变大,面部丘疹、脓包等发展成结节,需及时就医。

治疗

玫瑰痤疮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处理,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要避免受到长时间的日光照射,外出时需做好防护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等,其次面部要避免冷热刺激。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红霉素软膏、盐酸克林霉素凝胶等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口服抗生素治疗,如盐酸多西环素胶囊、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

3.物理治疗

患者可通过黄红外光、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等物理方法治疗。

日常

玫瑰痤疮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注意防晒、注意控制情绪等,分析如下:

1.注意饮食

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生姜、大蒜、葱、芥末、花椒、胡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2.注意防晒

患者应注意防晒,外出时应戴遮阳帽、打遮阳伞等,防止日光照射到面部皮肤,加重病情。

3.控制情绪

患者应保持情绪平稳,若压力较大,可通过做瑜伽、慢跑、深呼吸、散步等方式减轻压力。

预防

可通过调整饮食、防晒、保护皮肤屏障等方式预防玫瑰痤疮,分析如下:

调整饮食

健康者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油麦菜、苦瓜、桃子、苹果、香蕉、百香果、芹菜等,避免饮用酒精饮品、浓茶等。

防晒

健康者要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到日光照射,外出时需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等。

保护皮肤屏障

健康者平时应避免面部皮肤受到冷热刺激,使用性质温和的洗面奶清洗面部,避免使用劣质彩妆产品,有助于保护皮肤屏障。

诊断

可通过症状、皮肤镜检查、其他检查等诊断出玫瑰痤疮,分析如下:

症状

若患者面部出现反复潮红、红斑、丘疹、脓包等皮损,且伴随皮肤瘙痒、刺痛、干燥、灼痛感,考虑患有玫瑰痤疮的可能性较大。

皮肤镜检查

患者需进一步做皮肤镜检查,可观察到皮肤血管形态的改变,可诊断出玫瑰痤疮。

其他检查

患者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血液检查等,可排除其他症状相似的疾病,辅助诊断出玫瑰痤疮。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