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具有传染性。
患者以躯干部、四肢近端出现椭圆形、片状的玫瑰色丘疹,其上覆有糠状的鳞屑为主要表现。玫瑰糠疹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可能是服用某些药物、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造成的。大多患者发病后4-8周左右会自行消退,少部分患者病情可迁延半年以上。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皮疹。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具有传染性。
患者以躯干部、四肢近端出现椭圆形、片状的玫瑰色丘疹,其上覆有糠状的鳞屑为主要表现。玫瑰糠疹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也有可能是服用某些药物、免疫功能紊乱等因素造成的。大多患者发病后4-8周左右会自行消退,少部分患者病情可迁延半年以上。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用手抓挠皮疹。
症状
玫瑰糠疹患者会有典型症状、其它症状以及并发症状等。
1、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孤立的玫瑰色淡红斑,直径在2-3cm左右,覆盖有细微白色鳞屑,多发生在躯干或四肢等部位,医学上称为前驱斑或母斑。母斑出现后数日会在躯干及四肢近端发现与母斑相同性状较小的红斑,称为子斑或继发疹,斑疹长轴与皮肤纹路方向平行,境界清楚,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2、其它症状
部分患者在出现皮疹前几天可能会有低热、头痛、关节痛、食欲低下、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3、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皮肤表层鳞屑脱落后可能会有色素沉着现象。玫瑰糠疹后期可能会出现甲营养不良和指甲凹陷。
病因
玫瑰糠疹的发病原因与感染、药物、免疫功能紊乱等有关。
1、感染
临床研究怀疑玫瑰糠疹的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某些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性较大,但没有经过确切证实。
2、药物
部分药物会诱发玫瑰糠疹出现,如干扰素、异维A酸、酮替芬、卡托普利、羟氯喹、卡介苗、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
3、免疫功能紊乱
处于应激状态下或是接受骨髓移植、服用免疫抑制剂者会因为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低下,诱发或加重玫瑰糠疹。
就医
玫瑰糠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患者发病后4-8周皮疹会自行消退,如果患者病程较长,可以就诊皮肤科。
其次,部分玫瑰糠疹患者会有皮肤瘙痒症状,若瘙痒症状较为严重,已经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尽快就医。另外,如果玫瑰糠疹反复发作,皮肤斑疹不断增多、扩散时要及时就医。
确诊是玫瑰糠疹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用力搔抓皮疹。
治疗
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促进玫瑰糠疹病情恢复。
1、药物治疗
皮肤瘙痒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氢化可的松软膏、倍他米松软膏等药物止痒;还可以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因为玫瑰糠疹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2、中医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白鲜皮、黄芩、麦冬、防风、紫草等中药煎服,有清热凉血、祛风止痒的作用,同时配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曲池等穴位,可以缓解玫瑰糠疹症状。
3、物理治疗
使用中波紫外线光疗可以加速皮损的消退。
日常
玫瑰糠疹的日常注意事项有坚持用药、饮食清淡、做好皮肤护理、避免剧烈运动等。
1、坚持用药
患者需要遵医嘱规范使用药物,避免私自调整用药剂量或私自停药。
2、饮食清淡
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造成血管扩张,加重皮肤瘙痒症状,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3、做好皮肤护理
患者日常避免用热水烫洗皮肤,患病期间需要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服,以免增加皮肤摩擦,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适当涂抹滋润、舒缓皮肤的润肤霜。
4、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个人情况适当参加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皮肤温度升高加重瘙痒。
预防
玫瑰糠疹病因尚未明确,可以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保证个人卫生等方面降低玫瑰糠疹的发病几率。
1、加强体育锻炼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适当的参加游泳、慢跑、步行、登山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2、均衡饮食
日常避免挑食、偏食,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如乳制品、豆制品、蛋类、瘦肉、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3、保证个人卫生
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以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诊断
通过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镜检以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等方式可以诊断玫瑰糠疹。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皮损,根据皮损的部位、形态特点等进行初步诊断。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玫瑰糠疹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3、真菌镜检
可判断皮损是否是真菌感染引起,用于排除体癣、花斑癣的可能。
4、梅毒血清学检测
因为玫瑰糠疹皮损与二期梅毒有相似处,如果患者存在不良性交史,可以通过此项检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