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扁桃体炎

疾病百科

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是指患者的扁桃体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好发于儿童,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免疫反应、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有关,主要是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不及时引起的。患者发生慢性扁桃体炎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口臭、低热、乏力、豆渣样腐败物、发热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该疾病,则会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名称

慢性扁桃体炎

就诊科室

耳鼻喉

发病部位

咽喉

多发人群

儿童及青少年

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咽干 咽痛 口臭 低热 乏力 豆渣样腐败物 发热

相关疾病

鼻炎 过敏性鼻炎 耳鸣

相关检查

视诊 血常规检查 咽拭子标本检查

相关手术

扁桃体剥离术 扁桃体挤切术

医保

概述

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是指患者的扁桃体组织出现慢性炎症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慢性扁桃体炎好发于儿童,本病的发生可能与病原微生物感染、异常免疫反应、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有关,主要是急性扁桃体炎治疗不及时引起的。患者发生慢性扁桃体炎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咽干、咽痛、口臭、低热、乏力、豆渣样腐败物、发热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该疾病,则会引起中耳炎、鼻窦炎等并发症。

症状

慢性扁桃体炎的症状有咽痛、口臭、发热等。

1.咽痛

患者患有慢性扁桃体炎时,扁桃体组织可能会出现炎症性病变,炎症因子不断刺激扁桃体组织,容易出现咽痛的症状。

2.口臭

慢性扁桃体炎合并伴有厌氧菌感染的情况时,厌氧菌可持续在口腔内繁殖,形成较多的腐败物,引发口臭的症状。

3.发热

患者隐窝内的细菌产生较多的毒素,毒素容易被机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中,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其出现发热的症状。

病因

慢性扁桃体炎主要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抵抗力下降、异常的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的。

1.病原微生物感染

患者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病原微生物可不断在口腔内繁殖,导致扁桃体病变,使其出现慢性扁桃体炎的情况。

2.抵抗力下降

患者的抵抗力下降时,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犯,容易引起扁桃体病变,导致慢性扁桃体炎发生。

3.异常的免疫反应

患者的机体出现异常的免疫反应时,免疫系统可能会攻击自身的免疫组织,引起炎症反应,此时也会出现慢性扁桃体炎的情况。

就医

慢性扁桃体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持续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咽部异物感、咽部刺痛感等不适症状时,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遵医嘱进行进一步检查。

2.病情持续加重

慢性扁桃体炎进一步发展,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处理,维持正常的扁桃体功能。

3.引起并发症

患者未及时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引起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时,患者应该立刻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减轻病情。

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多喝水,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能过度劳累,避免熬夜,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好处。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时,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头孢地尼胶囊、头孢克洛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杀灭细菌,减轻慢性扁桃体炎的病情。

3.手术治疗

患者病情好转后,应该及时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完整切除扁桃体组织,避免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日常

慢性扁桃体炎日常应注意戒烟戒酒、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口腔卫生等。

1.戒烟戒酒

患者患病期间需要严格戒烟戒酒,减轻烟雾、煤焦油、尼古丁等物质对扁桃体造成的刺激,减轻慢性扁桃体炎的病情。

2.改善生活环境

患者平时应该保持温湿度适宜,空气干燥时,应该及时使用加湿器,适当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缓解咽干的症状。

3.保持口腔卫生

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避免慢性扁桃体炎持续加重。

预防

预防慢性扁桃体炎的方法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防护措施、积极运动等。

1.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体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避免细菌滋生,有助于预防慢性扁桃体炎。

2.做好防护措施

人体平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打喷嚏时,应该使用卫生纸捂住口鼻,正确佩戴口罩,避免感染病原微生物,防止慢性扁桃体炎发生。

3.积极运动

人体平常可以适当进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犯,降低本病的患病率。

诊断

慢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方法是视诊、血常规检查、咽拭子标本检查等。

1.视诊

患者进行视诊检查时,通常可以观察到充血的扁桃体和舌腭弓,有助于诊断慢性扁桃体炎,挤压舌腭弓时,可能会出现黄白色干酪样物质。

2.血常规检查

患者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根据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判断是否存在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3.咽拭子标本检查

患者进行咽拭子标本检查时,观察是否能够培养出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病原体,能够帮助确定致病菌。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