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脓胸

疾病百科

脓胸是由于致病菌入侵患者的胸膜腔内,引起化脓性感染,并且产生脓性渗出液在胸膜腔内积聚从而引起的。慢性脓胸是指患者的病程大于6周,通常是由急性脓胸转变而来。

慢性脓胸的出现与脓腔内有异物残留、合并其它并发症、存在特殊致病菌等原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气促、低烧、食欲不佳、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纵膈脓胸等。

名称

慢性脓胸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发病部位

胸部

多发人群

好发于中老年人 慢性气管炎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消瘦 脓痰 乏力

相关疾病

肺癌 食管癌 纵隔肿瘤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腔穿刺

相关手术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胸廓成形术 胸膜肺切除术

医保

概述

脓胸是由于致病菌入侵患者的胸膜腔内,引起化脓性感染,并且产生脓性渗出液在胸膜腔内积聚从而引起的。慢性脓胸是指患者的病程大于6周,通常是由急性脓胸转变而来。

慢性脓胸的出现与脓腔内有异物残留、合并其它并发症、存在特殊致病菌等原因有关。患者通常会出现气促、低烧、食欲不佳、咳嗽、咳脓痰等症状。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支气管胸膜瘘、纵膈脓胸等。

症状

慢性脓胸患者通常会出现慢性消耗症状、气促、咳痰等症状,分析如下:

1、慢性消耗症状

慢性脓胸患者患病时间较长,由于长期的慢性消耗,会导致患者食欲降低,营养物质摄入不全,从而引起营养不良,出现形体消瘦的情况。

2、气促

慢性脓胸会对肺部组织的舒缩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肺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气促的症状。

3、咳痰

若脓液进入支气管,引起支气管胸膜瘘,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病因

慢性脓胸的发生与急性脓胸、脓腔内有异物残留、合并其它并发症等原因有关,分析如下:

1、急性脓胸

若患者患有急性脓胸后并未及时进行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当,如引流部位不当、引流时机过迟等,会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引起慢性脓胸。

2、脓腔内有异物残留

若胸部存在外伤或者接受过胸膜腔手术,有金属碎片、骨片等异物残留在胸膜腔内,会导致胸膜腔内的感染难以控制,易引起慢性脓胸。

3、合并其它并发症

若急性脓胸患者合并肝脓肿、膈下脓肿、脊椎骨髓炎等并发症,会导致胸膜腔内感染持续存在,也易引起慢性脓胸。

就医

慢性脓胸就医指征包括出现相关症状、存在原发疾病、存在既往病史等,分析如下:

1、出现相关症状

若患者出现低烧、消瘦、乏力、面色苍白、咳嗽、咳痰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医。

2、存在原发疾病

若患者患有急性脓胸,但病程持续时间已经超过6周,此时需积极就医。

3、存在既往病史

若患者既往存在慢性脓胸,近期发现咳嗽、咳脓痰、呼吸急促等情况加重,且咳出的痰液有臭味,需及时就诊。

治疗

慢性脓胸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治疗,分析如下:

1、一般治疗

患者在休息时可以保持半坐卧位,可以缓解气促的情况。气促患者可通过吹气球、深呼吸等方式进行锻炼,有助于增加肺部通气量。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做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等。

3、手术

患者可通过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胸廓成形术、胸膜肺切除术等方法治疗,有助于解除肺压迫,恢复肺部通气功能。

日常

慢性脓胸患者日常应注意家庭护理、注意运动、注意饮食等,分析如下:

1、注意家庭护理

患者应保持舒适的体位进行休息,如采取半坐卧位;其次可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如深呼吸、吹气球等。

2、注意运动

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控制前,应避免运动,尽量卧床休息;在病情控制住后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

3、注意饮食

患者应加强营养,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进食油炸食品、猪肥肉等油腻食物。

预防

慢性脓胸可通过注意安全、积极治疗急性脓胸、积极治疗其它感染性疾病等方式预防,分析如下:

1、注意安全

健康人群在平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胸部受到暴力作用发生外伤,可以降低慢性脓胸发生的风险。

2、积极治疗急性脓胸

若患者本身存在急性脓胸,需及时进行合理地治疗,防止疾病迁延不愈引起慢性脓胸。患者可应用敏感的抗生素类药物治疗,如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

3、积极治疗其它感染性疾病

若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可服用异烟肼片、帕司烟肼片、利福平片等药物治疗。

诊断

慢性脓胸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胸腔穿刺等方法诊断出来,分析如下:

1、体格检查

疑似慢性脓肿的患者可到正规医院胸外科进行体格检查,若通过视诊发现患者肋骨间隙变窄、胸廓塌陷变形;通过听诊发现患者呼吸音减弱或者消失,可初步诊断是慢性脓胸。

2、影像学检查

患者需进一步做胸部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病变的类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胸腔穿刺

患者还可进行胸腔穿刺,将脓液取出后进行镜检、细菌培养检查,可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