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裂

疾病百科

颅裂系颅骨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胚胎期神经管或其周围组织闭合不全而致。

颅裂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叶发育停滞有关。颅裂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类。隐性颅裂只有简单的颅骨缺损,较为罕见。显性颅裂则有颅内容物自颅骨缺损处呈囊样膨出,又称为囊性颅裂。隐性颅裂通常没有症状,大多患者在做头颅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显性颅裂患者出生后即有头部包块。显性颅裂需要通过手术处理,大多患者预后良好。若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及智力发育不全,则预后不佳。

日常需要注意保证患者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手术切口受压。

名称

颅裂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多发人群

母亲存在孕期感染者或受到外伤者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抽搐 智力低下 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 眼外肌运动受限

相关疾病

脑卒中 中风 三叉神经痛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头颅X线检查 颅CT检查 脑室造影

相关手术

膨出囊切除术 颅骨修补术

医保

概述

颅裂系颅骨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是胚胎期神经管或其周围组织闭合不全而致。

颅裂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可能与胚胎期中胚叶发育停滞有关。颅裂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类。隐性颅裂只有简单的颅骨缺损,较为罕见。显性颅裂则有颅内容物自颅骨缺损处呈囊样膨出,又称为囊性颅裂。隐性颅裂通常没有症状,大多患者在做头颅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显性颅裂患者出生后即有头部包块。显性颅裂需要通过手术处理,大多患者预后良好。若合并神经功能障碍及智力发育不全,则预后不佳。

日常需要注意保证患者伤口处清洁、干燥,避免手术切口受压。

症状

颅裂分为隐性颅裂和显性颅裂。隐性颅裂多无症状,显性颅裂会有囊性膨出包块、神经系统异常症状、邻近器官受压症状等。

1、囊性膨出包块

患儿出生即发现囊性肿块,好发于颅骨的中线部位,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膨出包块,触碰时会有波动感,哭闹时包块张力增高。

2、神经系统异常症状

轻者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会有抽搐、不同程度的神经元瘫痪以及智力低下等表现。发生在鼻根部时,会有一侧或双侧嗅觉丧失症状,发生在眶内,会有眼外肌运动受限。

3、邻近器官受压症状

膨出部位位于鼻根部时会导致颜面畸形,如鼻根扁宽、眼距加大,有时眼睛呈三角形。如果包块突出鼻腔内,会影响呼吸,侧卧时才能呼吸通畅。如果膨出位于眶内,还会导致眼球突出及移位,眼眶增大。膨出发生在不同部位还会导致头型改变,如头呈舟状形。

病因

颅裂是一种先天性的颅骨缺损,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

正常在妊娠数周后,外胚叶既有神经管形成,同时中胚叶会发育成骨、软骨、纤维组织等,大约在妊娠第四周末,胚胎的神经管会完全闭合。若胚胎期中胚叶发育停滞,会导致颅裂的发生,常与神经管闭合障碍同时出现。

部分病例系染色体畸变所致。若患儿母亲在孕期感染、存在外伤史或服药史,也会增加胎儿颅裂的风险。

就医

新生儿出生后发现头部有明显肿块,肿块有狭蒂与头皮相连,透光、可稍压缩、啼哭时肿块张力改变时,需要尽快就医。

其次,如果是隐性颅裂,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在体检时被确诊的患者可以定期就医随访观察。另外,既往诊断有颅裂但是没有症状的患者,若是突然出现高热不退、反复惊厥发作、频繁呕吐、出现“落日眼”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

患者被确诊后要及时通过手术治疗,术后避免局部受压。

治疗

颅裂的治疗方法有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对症治疗

高热患儿需卧床休息,采取物理方式降温,降低脑的耗氧量,防止发生惊厥。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可以静脉补液,同时做好液体出入量的记录。

2、药物治疗

并发脑膜炎出现颅内压增高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高热者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退热。

3、手术治疗

手术的目的是封闭颅裂处的缺孔,切除膨出物及其内容物。颅裂位于颅盖部者,一般不修补骨缺损,将软组织紧密缝合,使其不漏脑脊液即可。位于颅底部者,可以通过开颅术修补颅骨缺孔和硬脑膜。

日常

颅裂患者日常要注意加强膳食营养、做好家庭护理、定期就医复查等。

1、加强膳食营养

颅裂患儿应保证充足的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2、做好家庭护理

保持居住环境安静、清洁,及时给患儿更换汗湿的衣裤,注意保暖。协助患儿进行洗漱,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对于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患儿,需要制定功能训练计划,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3、定期就医复查

家长需要遵医嘱,术后三个月每个月携带患儿就医进行一次复查。

预防

孕初期补充叶酸、孕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定期产检等措施可以降低颅裂的发生风险。

1、孕初期补充叶酸

怀孕初期遵医嘱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神经管发育畸形,降低颅裂的发生风险。

2、孕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孕早期避免接触家庭装修或是居住在刚装修完的房间内,避免接触铅、汞、苯、甲醛、农药、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电离辐射等。

3、定期产检

定期参加产检,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若发现胎儿存在严重的畸形,本着优生优育原则,必要时可以在早期终止妊娠。

诊断

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可以诊断颅裂。

1、体格检查

头部查体可见局部肿块,如果整个肿块有实质感,不透光,不能压缩,啼哭时肿块张力不变,考虑是脑膜脑囊状膨出。如果肿块只有针尖大小,肿块有狭蒂与头皮相连,透光、可稍压缩、啼哭时肿块张力改变,则考虑是脑膜膨出。

2、影像学检查

头颅X线检查可以发现颅骨缺损的大小及范围。头颅CT检查可以显示颅骨缺损的部位、大小、膨出的内容以及是否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脑室造影可以进一步了解囊内容物的血供,对指导手术有意义。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