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疾病百科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是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白质受到广泛累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主要是病毒感染、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患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时,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头晕、呕吐、嗜睡、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等并发症。

名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

头部

多发人群

儿童和青壮年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高热 头痛 头晕 呕吐 嗜睡 肢体无力 癫痫发作

相关疾病

脑血管病 头痛 癫痫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一般是指患者脑组织和脊髓白质受到广泛累及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主要是病毒感染、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的。患者患有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时,可能会出现高热、头痛、头晕、呕吐、嗜睡、肢体无力、癫痫发作等不适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则会导致患者出现发育迟缓、共济失调等并发症。

症状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包括脑炎型、脊髓炎型、脑膜炎型等多种不同的类型,疾病类型不同,临床症状不同,具体如下:

1.脑炎型

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炎症性病变时,可导致其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浑身酸痛、嗜睡、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不适症状。

2.脊髓炎型

患者的脊髓组织发生病变时,可造成脊髓功能障碍,可能会引发四肢弛缓性瘫痪的情况,使其出现下肢感觉障碍、膀胱胀痛等症状。

3.脑膜炎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导致患者的脑膜组织发生炎症反应时,可表现为颈项强直、恶心、呕吐等。

病因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等原因有关,非病毒感染性疾病可能会诱发本病。

一、基本病因

1、病毒感染

患者感染风疹病毒、麻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毒可进入血液循环中,侵犯脑组织,引起急性炎症性病变,导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发生。

2、疫苗接种

患者接种百日咳、乙型肝炎病毒疫苗、狂犬病疫苗等疫苗后,若机体的抵抗力较低,疫苗中的病毒在体内复制,导致脑组织病变,引起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二、诱发因素

患者患有支原体肺炎、立克次体肺炎等疾病时,可能会造成机体的免疫力下降,也会诱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就医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持续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遵医嘱进行相关检查。

2.病情加重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表现时,需要立即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

3.引起并发症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治疗不当,导致癫痫、生长发育迟缓等并发症出现时,应当立即去医院治疗相关并发症。

治疗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应该在安静的环境中休息,保持情绪平和、稳定,切忌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持续加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按照医生的规定使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药物,减轻颅内的炎症反应,改善脑组织水肿的情况,缓解不适。

3.其他治疗

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可以考虑进行血浆置换术,通过过滤血液去除体内攻击大脑的抗体,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

日常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日常应注意适当运动、病情监测、科学进食等。

1.适当运动

患者患病期间应该适当进行散步、八段锦、打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康复。

2.病情监测

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后,应该注意头痛、发热、呕吐、全身酸痛等症状是否再次出现,若出现异常,则需要及时就医。

3.科学进食

患者平常需要注意饮食卫生,食用前仔细清洗,切忌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海鲜,防止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持续加重。

预防

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方法有保证饮食健康、科学运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1.保证饮食健康

人体平时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健康,切忌食用生食或饮用生水,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发生。

2.科学运动

人体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打羽毛球、打乒乓球等运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避免病毒感染,预防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人体平常需要注意保持居室环境卫生,定时开窗通风,防止细菌在居室内滋生,降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患病率。

诊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方法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一、体格检查

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其存在交叉瘫、颈项强直或四肢弛缓性瘫或四肢僵硬、脊柱僵硬等表现,有助于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同时判断病灶累及的部位。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时,若出现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等表现,通常提示存在病毒感染的情况,可以辅助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2、脑脊液检查

患者脑脊液检查时,可能会出现脑脊液内单核细胞数量增多、脑脊液压力增高或正常等异常情况,能够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提供帮助。

三、影像学检查

1、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通常显示患者的脑组织为弥散性慢活动,医生根据脑电图的波形,能够初步判断脑组织受损的情况。

2、CT检查

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可能会发现白质内有弥散性多灶样斑片状或大片状低密度影,病情急性期可出现明显的增强效应。

3、磁共振检查

医生通过磁共振检查,可发现患者脑和脊髓白质内有散在且多发的T1低信号、T2高信号区域,有助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诊断。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