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过敏指的是花粉症,花粉症属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花粉症在临床上是人体对于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与花粉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过敏体质人群、有花粉过敏家族史者容易得花粉过敏,通常会以皮肤红斑、丘疹、瘙痒、呼吸不适感为主要的发病特点,在接触过敏源后容易反复发作,需要注意严格避免过敏源。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花粉过敏指的是花粉症,花粉症属于过敏反应性疾病。
花粉症在临床上是人体对于植物花粉存在过敏现象,与花粉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变态反应,在临床上属于较为常见的过敏反应。过敏体质人群、有花粉过敏家族史者容易得花粉过敏,通常会以皮肤红斑、丘疹、瘙痒、呼吸不适感为主要的发病特点,在接触过敏源后容易反复发作,需要注意严格避免过敏源。
症状
花粉过敏考虑是花粉症,花粉症的患者可以分为上呼吸过敏、下呼吸道过敏、其他过敏等,因此症状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上呼吸道过敏
主要是会出现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眼睛、耳部等部位的瘙痒感,从而引起搓鼻、揉眼的动作。
2.下呼吸道过敏
通常会出现干咳、刺激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的病症,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3.其他过敏
眼部过敏时会有眼睛瘙痒感、眼睑发红、分泌物增多;皮肤过敏会出现皮肤红斑、瘙痒,严重时出现湿疹样改变。
病因
花粉过敏在临床上考虑是花粉症,花粉症的出现可能是遗传因素、季节因素导致。
1.遗传因素
花粉症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的多基因遗传性,若是家中父母患有花粉症,孩子患有花粉症的几率较高,其是由于人体内的第五对和第十一对染色体出现过敏基因,从而出现过敏遗传的情况。
2.季节因素
花粉症的出现受到季节的影响,在春季到秋季阶段,容易出现气传致敏花粉的情况,此时花粉内的特殊蛋白会引起个体超敏反应,出现不适感。
就医
花粉过敏一般指花粉症,花粉症的就医指征是接触史、脱离花粉环境症状不能缓解、过敏症状较为严重等。
1.接触史
对于经常性在春、秋季节出现不适,并有过花粉接触史的人群,可以考虑到医院检查明确病症。
2.脱离花粉环境症状不能缓解
对于怀疑过敏的人群,在脱离花粉环境后鼻部瘙痒、打喷嚏、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仍然不能缓解,需要考虑及时就医。
3.过敏症状较为严重
对于已经确诊过花粉症的患者,若是出现喘息、全身红斑、呼吸不适、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就近到医院检查。
治疗
花粉过敏通常是指花粉症,花粉症的患者需要采取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其他治疗等,具体如下:
1.急性期治疗
对于花粉症急性期时需要及时脱落过敏源,给予抗组胺、抗炎治疗,鼻塞严重持续呼吸不适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处理。
2.一般治疗
花粉易过敏的患者在春秋季节白天可以关闭门窗,在晚上花粉数量减少时可以开窗,减少花粉在家中的聚集。
3.药物治疗
花粉症的患者可以在医嘱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白三烯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抗胆碱药物改善。
4.中医治疗
花粉症通常采取扶正祛邪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健脾益气、祛风化湿、益气固表的药物,如玉屏风口服液、湿毒清片等。
5.其他治疗
花粉症可以考虑通过鼻腔冲洗、过敏特异性免疫治疗、前沿治疗等改善病症。
日常
花粉过敏考虑为花粉症,此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注意饮食搭配、注意生活方式等。
1.注意个人防护
花粉症的患者生活中主要注意减少过敏源的接触,可以使用空气过滤器减少家中花粉的存在,在花粉播散期减少室外晒床单被罩、衣物的行为。
2.注意饮食搭配
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减少感光性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于可能诱发症状的果蔬也不建议摄入。
3.注意生活方式
在室外花粉浓度较高时要减少外出,平时外出可以佩戴口罩、帽子等,回家后做好清洗工作。
预防
花粉过敏在医学上指的是花粉症,花粉症的预防可以通过加强宣教、避免接触过敏源、其他等方式。
1.加强宣教
可以向花粉症患者讲解过敏知识,使其明白自身防护,减少在花粉季节的外出。
2.避免接触过敏源
可以通过气象预报了解室外花粉浓度,对于浓度较高时控制外出,平时外出可以佩戴帽子、口罩等防护品。
3.其他
对于体质较为敏感的花粉症患者可以考虑预防性的使用抗过敏的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
诊断
花粉过敏一般考虑为花粉症,花粉症可以通过查找过敏源、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判断,具体如下:
1.查找过敏源
可以到医院做体内监测,如皮内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皮肤点刺试验等,还可以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体外试验。
2.体格检查
对于出现鼻部过敏的患者,会发现鼻黏膜发白、浅蓝色的情况,其中以下鼻甲较为明显。
3.血常规
对于花粉症的患者做血常规检查可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