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疾病百科

肝脓肿是由感染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炎症,多见于中年及以上人群,部分可存在传染性。

肝脓肿通常由于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可根据病因将其分为细菌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其中阿米巴性肝脓肿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肝脓肿通常继发于化脓性阑尾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会出现发热、寒颤、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脓胸、感染性休克等情况。

名称

肝脓肿

就诊科室

肝胆外科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肝病患者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右上腹肝区疼痛 恶心 呕吐 发热

相关疾病

肝癌 胆囊炎 胆管癌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肝穿刺 卡松尼皮试 X线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 CT检查

相关手术

脓肿切开引流

医保

概述

肝脓肿是由感染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炎症,多见于中年及以上人群,部分可存在传染性。

肝脓肿通常由于细菌、真菌、阿米巴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可根据病因将其分为细菌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其中阿米巴性肝脓肿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肝脓肿通常继发于化脓性阑尾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会出现发热、寒颤、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脓胸、感染性休克等情况。

症状

肝脓肿会出现发热、腹痛、畏寒、食欲减弱、黄疸等症状。

1.发热

致病菌侵入机体导致发病,会释放大量毒素,刺激体温中枢,引起发热,可呈弛张热、稽留热。

2.腹痛

肝脏组织出现化脓性病变,引起腹部疼痛,多位于右上腹,疼痛可持续存在,向右肩放射。

3.畏寒

体温增高,机体产热散热不平衡,肢体末端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畏寒、手脚冰凉等症状。

4.食欲减弱

肝功能减弱,无法正常分泌胆汁,消化能力下降,出现食欲不振,进食后可出现恶心、腹胀、嗳气等现象。

5.黄疸

肝组织损伤,胆汁无法正常分泌、代谢,其中的胆红素会进入血液,沉积在皮肤下,引起皮肤发黄。

病因

肝脓肿通常是由于胆汁淤积、周围感染扩散、肝脏外伤、用药不当等原因引起。

1.胆汁淤积

胆结石、胆道肿瘤等疾病可导致胆管堵塞,胆汁无法排出,胆汁长期淤积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发病。

2.周围感染扩散

若本身存在阑尾炎、肠道阿米巴感染等情况,致病菌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引起感染,导致肝组织化脓坏死。

3.肝脏外伤

受外力冲击,腹腔损伤,肝脏与外界相通,引起感染,导致发病。

4.用药不当

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药物等,可导致免疫异常,易出现感染,诱发肝脓肿。

就医

肝脓肿的就医指针有肝区出现持续疼痛、出现发热、出现消化道不适、消化道出血等。

1.肝区出现持续疼痛

肝脏部位出现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并向肩部放射,需要就诊。

2.出现发热

体温增高,超出正常范围,可出现弛张热,伴有寒颤、手脚冰冷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出现消化道不适

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食、呕吐等症状,可能患病,需前往医院诊治。

4.消化道出血

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且出血量较大,需立即就医。

治疗

肝脓肿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1.一般治疗

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颈部、额头、掌心等部位,补充淡盐水,避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者使用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阿米巴原虫感染者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治疗,可避免病情恶化。

3.手术治疗

在腹腔镜下切开脓肿引流脓液,或进行经皮肝穿刺,后置管引流,避免脓肿扩大。

日常

肝脓肿日常应该注意饮食、保证充足休息、保持适宜室温、定期复诊等。

1.饮食

日常饮食需遵循低脂、易消化的原则,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每日的热量摄入,保证机体供能。

2.保证充足的休息

避免过度运动,急性期可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较为舒缓的运动。

3.保持适宜室温

室内温湿度适宜,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勤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定期复诊

定期复诊,若发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加剧,可立即就诊。

预防

肝脓肿可通过健康饮食、健身运动、积极治疗相关疾病、避免接触患病人群等方式进行预防。

1.健康饮食

保持饮食卫生,进食前清洁双手,避免进食生食,戒烟戒酒,以防肝脏损伤。

2.健身运动

适当进行跑步、游泳等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降低发病风险。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存在胆囊炎、阑尾炎、肠道阿米巴感染等情况者,及时治疗,避免感染扩散。

4.避免接触患病人群

避免接触阿米巴性肝脓肿患者,该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引起感染。

诊断

肝脓肿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帮助诊断。

1.体格检查

视诊发现肝区肿大,伴有压痛,出现黄疸、发热、食欲下降等症状,患有肝脓肿的可能性较大。

2.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肝功能等检查,若发现肝功能下降,白细胞计数增高,且粪便中存在阿米巴滋养体,患病可能性较大。

3.影像学检查

进行超声、增强CT、MRI等检查,若肝脏部位出现低回声区和低密度灶,可结合体质、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