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

疾病百科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或(和)胆固醇增高,又称作血脂异常。

临床上,根据增高的血脂蛋白种类将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或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发病通常与遗传、药物、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会出现黄色瘤、角膜环、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名称

高脂血症

就诊科室

普通内科

发病部位

血管 血液

多发人群

肥胖者

治疗方法

饮食治疗 药物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黄色瘤 角膜环 胸闷

相关疾病

头痛 咳嗽 亚健康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血脂检查 基因检测

相关手术

减重手术

医保

概述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代谢异常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或(和)胆固醇增高,又称作血脂异常。

临床上,根据增高的血脂蛋白种类将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混合性高脂血症,或根据病因将其分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继发性高脂血症。发病通常与遗传、药物、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会出现黄色瘤、角膜环、胸闷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症状

高脂血症通常会出现黄色结节、角膜环、头晕胸闷等症状,部分可伴有心前区绞痛。

1.黄色结节

高脂血症患者体内血脂水平较高,脂肪可在皮肤下沉积,形成黄色的结节,多出现在眼部周围。

2.角膜环

血液内脂蛋白水平增高,脂质可沉积在角膜周围,呈白色混浊样。

3.头晕胸闷

脂质沉积在血管腔内,可导致管腔狭窄,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脏、脑部供血减少,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4.心前区绞痛

若大量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导致心肌供血减少,运动时心肌耗氧增多,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胸骨后可出现绞痛。

病因

高脂血症通常是由于遗传因素、饮食不当、过度劳累、长期服药、其他疾病等引起。

1.遗传因素

高脂血症与基因突变存在一定的联系,可呈家族聚集性出现。

2.饮食不当

长期摄入大量的油脂、胆固醇,机体难以将其完全代谢、排出,导致血脂水平增高,引起发病。

3.过度劳累

长期进行体力劳动导致机体过度疲劳,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下,可影响血脂代谢。

4.长期服药

部分人群由于身体因素需要长期服用抗肿瘤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易引起高脂血症。

5.其他疾病

若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弱等疾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谢异常,可影响脂肪的代谢,诱发高脂血症。

就医

高脂血症的就医指征有出现黄色瘤、出现头晕乏力症状、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超标等。

1.出现黄色瘤

皮肤上出现黄色的结节样凸起,多出现在眼睑周围,质地较软,需要前往医院就诊。

2.出现头晕乏力症状

长期伴有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症状,在运动后加重,或出现胸闷、心前区疼痛,需及时就医。

3.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超标

在体检时,若发现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远超于正常水平,需前往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就诊。

治疗

高脂血症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发展。

1.一般治疗

限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避免进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适当运动,促进脂肪的消耗,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2.药物治疗

服用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药物降低血脂水平,使用依折麦布、烟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3.手术治疗

若患者合并重度肥胖,可通过袖状胃切除手术、胃旁路手术等帮助减轻体重,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日常

高脂血症日常需注意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定期复诊等。

1.饮食

限制脂肪、胆固醇的摄入,戒烟戒酒,适当增加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2.适当运动

进行慢跑、骑单车等运动,加速体内脂肪的消耗,避免体重持续增长。

3.合理用药

在医生建议下服药,不可私自更改服药记录,切忌自行用药。

4.定期复诊

定期测量血脂、血压、血糖等,并评估心脏功能、肝肾功能,了解病情发展情况。

预防

高脂血症可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定期体检等方式进行预防。

1.健康饮食

日常需保持饮食均衡,限制脂肪、糖分、盐分的摄入,不可暴饮暴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2.合理运动

适当进行健身运动,如太极、慢跑、游泳等,可帮助控制体重,维持自身正常的代谢。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本身患有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等疾病者,需积极治疗,避免继发高脂血症。

4.定期体检

高危人群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身体异常,有利于疾病的控制。

诊断

高脂血症可通过体格检查、血脂检查、基因检测等进行诊断。

1.体格检查

观察眼周皮肤与角膜性状,若眼周出现黄色突起物,角膜上出现白色沉淀,患有高脂血症的可能性较大。

2.血脂检查

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观察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水平是否增高,可作出诊断。

3.基因检测

存在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可进行基因检测,帮助明确病因,便于后期的预防、治疗。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