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一种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典型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短促等不适,且症状会在活动后加重,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近年来发病趋势呈年轻化。根据发病特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慢性冠脉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等;另一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改变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延缓疾病的进展,建议中老年人群定期体检。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一种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典型症状有胸痛、胸闷、呼吸短促等不适,且症状会在活动后加重,多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近年来发病趋势呈年轻化。根据发病特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慢性冠脉疾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等;另一类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如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改变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或延缓疾病的进展,建议中老年人群定期体检。
症状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早期患者多无症状,仅在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时出现异常的ST-T段改变。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作后会有心绞痛现象。
心绞痛的疼痛性质为压迫感、发闷或紧缩感,疼痛部位多见于胸前区,可放射至下颌、左肩、背部、左上腹等部位。由于心脏没有办法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身体需求,患者还会有呼吸短促、极度疲劳等症状。
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患者除了有心绞痛症状,还会有牙疼、突然出冷汗、颈部疼痛、睡眠障碍等症状。
病因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本病因有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胆固醇沉积等。其次,可能是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原因造成的。
1、冠状动脉内皮损伤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会损伤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导致冠状动脉血管壁壁内膜直接暴露在血液循环中,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2、胆固醇沉积
血液中的胆固醇及动脉中的其他物质沉积在受损的冠状动脉血管壁内膜时会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形成斑块,堵塞冠状动脉,造成心肌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心肌坏死。
3、遗传因素
研究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若1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人群中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其患病的几率高于正常人。
4、饮食习惯
长期高热量饮食会造成胆固醇大量沉积在血管壁内,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就医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家族史的人群或是有基础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上腹、下颌、肩背、牙齿疼痛时需要及时就医。
其次,若患者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且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伴有呼吸短促、心悸、心跳加快等现象时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就近就医。另外,若患者之前因为胸痛被处方过硝酸甘油,再次胸痛时可舌下含服该药物,疼痛不能减轻时需要立即就医完善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CT成像等了解病情严重程度做及时处理。
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以免增加心肌耗氧量。
治疗
冠心病一般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保持周围安静,减少不良刺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存在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的患者需要持续吸氧。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等。
3、手术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以根据冠脉堵塞程度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日常注意事项有戒烟、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适量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
1、戒烟
吸烟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患者要及时戒烟,以免烟草中尼古丁收缩血管,加速损害血管壁内膜。
2、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患者需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控制病情,定期就医参加体检,可以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风险。
3、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健康体重,还能控制基础慢性疾病,降低诱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4、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谷物,少吃含有胆固醇、盐分较高的食物。
预防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方式预防冠心病。
1、调整饮食结构
避免进食含有过多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谷物、高蛋白质的食物。
2、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久坐式生活,每周至少保证有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避免熬夜,要戒烟、戒酒。
3、定期体检
每年参加一次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要及时、规范遵医嘱接受治疗,控制病情。
诊断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医生会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做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
患者主诉胸部有压迫感、紧绷感,伴有呼吸急促、大汗等症状时可进行初步诊断。
2、血液检查
抽血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血糖等各种标志物水平,出现异常考虑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3、心电图检查
根据心电监护仪记录的电信号,通过图表上的波段可以为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提供依据。
4、影像学检查
如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以直接用于诊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