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疾病百科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是细菌、病毒、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造成的肝脏炎症的统称。

肝炎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厌油、恶心、肝区疼痛、尿黄、乏力、蜘蛛痣、肝掌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肝病科就诊,通过做血常规、肝生化检查、病原体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名称

肝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肝脏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食欲减退 腹胀 恶心呕吐 乏力

相关疾病

胃癌 胃炎 便秘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肝功能检查 肝脏B超检查

相关手术

人工肝支持治疗 肝移植治疗

医保

概述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是细菌、病毒、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造成的肝脏炎症的统称。

肝炎根据致病因素可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等。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腹胀、厌油、恶心、肝区疼痛、尿黄、乏力、蜘蛛痣、肝掌等症状。

患者可以到医院肝病科就诊,通过做血常规、肝生化检查、病原体检查、超声检查等,明确诊断。

症状

肝炎患者可出现皮肤表现、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症状等,具体如下:

皮肤表现

患者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晦暗无光色、双颊有褐色的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等。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发黄、尿液发黄、巩膜黄染等。慢性肝炎可出现蜘蛛痣,好发于颈部、前胸、上臂等。

消化道反应

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隐痛的症状。患者病情严重,可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易出现呕血、黑便的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出现乏力、倦怠、精神萎靡的症状。酒精性肝炎的患者还可出现手颤、记忆力减退、意识模糊等症状。

病因

肝炎可以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性肝炎等,病因与肝炎的类型有关,具体如下:

病毒性肝炎

人体感染肝炎病毒,引起病毒血症,导致机体免疫活化,使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损伤并凋亡,进而引起肝脏炎症反应。

酒精性肝炎

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免疫介导损害,从而引起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患者免疫紊乱,使得机体产生针对肝细胞的免疫攻击,从而导致肝炎。

脂肪性肝炎

此病多为超重、肥胖所致,与缺乏运动、进食高热量的食物等有关。

就医

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时,需要到医院肝病科就诊。

医生会对就诊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肝脏大小,明确是否存在肝脏触痛、压痛等症状。接着可进行化验检查,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肝生化检查等。医生可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初步确诊是否患有肝炎。患者还可以通过做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等,帮助判断病因。

如果确诊为肝炎,需要注意休息,清淡规律饮食,并根据肝炎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治疗

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如下:

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选择吃清淡低脂的食物,忌烟忌酒,避免服用肝毒性药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控制好体重。对于病毒性肝炎,在急性期需要做好隔离工作。

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当飞利肝宁片、护肝片、复方益肝灵胶囊等药物,控制肝脏炎症坏死,预防纤维化进展。对于病毒性肝炎,还可以使用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干扰素等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引起肝衰竭,可以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对于终末期肝病,必要时可以做肝移植手术来治疗。

日常

肝炎患者日常需要注意健康饮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定期监测病情等,具体如下:

健康饮食

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选择吃清淡低脂的食物,保证能量和水分的摄入。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禁忌饮酒,以免加重肝损伤。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患者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坚持进行低强度的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定期监测病情

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肝生化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的进展,并根据复查结果,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

对于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方式预防,具体如下:

管理传染源

甲型病毒性肝炎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可通过消化道传播,因此患者在急性期需要做好隔离工作。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丁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降低传播风险。

切断传播途径

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加强对粪便以及水源的管理。对患者的体液、排泄物、血液等进行消毒处理。

保护易感人群

儿童以及高危人群可以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

对于其他类型的肝炎,可以通过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预防,具体如下:

健康饮食

平时应选择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禁忌饮酒,不宜长期服用肝毒性的药物。

规律运动

规律的运动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消耗,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减轻肝脏的负担。

定期体检

一般人群也应定期到医院体检,如若发现肝功能损害,及时干预治疗,预防病情进展。

诊断

肝炎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肝脏影像学检查等来进行诊断,具体如下:

血常规检查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可表现为正常或偏高,黄疸期可表现为白细胞正常或偏低。重症肝炎做血常规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数值低,白细胞偏高。

肝功能检查

急性肝炎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黄疸出现之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开始下降。慢性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中度升高或反复异常。重型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下降。肝炎患者可见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肝脏影像学检查

肝炎做超声检查,可见肝脏肿胀、脂肪浸润,严重可见肝纤维化、肝萎缩等异常。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