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水肿

疾病百科

肺水肿是指液体从肺毛细血管渗透入肺间质、肺泡等部位,超过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导致肺血管外液体异常积聚的一种病理状态。

肺水肿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其他异常情况所引发的并发症,其可能继发于肺部疾病,也可能继发于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本病较为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患者还会伴随烦躁、发绀、窒息感等。

早期诊断、干预是改善肺水肿的重要措施,治疗时机较晚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

名称

肺水肿

就诊科室

呼吸科

发病部位

肺部

多发人群

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烦躁 口唇紫绀 窒息感 昏迷 咳嗽 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 端坐呼吸

相关疾病

肺癌 咳嗽 哮喘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 肺部X线 肺部超声 心脏超声 血流动力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肺水肿是指液体从肺毛细血管渗透入肺间质、肺泡等部位,超过淋巴回流的代偿能力,导致肺血管外液体异常积聚的一种病理状态。

肺水肿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而是其他异常情况所引发的并发症,其可能继发于肺部疾病,也可能继发于心脏疾病、肾脏疾病等。本病较为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患者还会伴随烦躁、发绀、窒息感等。

早期诊断、干预是改善肺水肿的重要措施,治疗时机较晚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差。

症状

肺水肿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同时会伴有烦躁、口唇紫绀、窒息感、昏迷等症状。若是心源性肺水肿,患者还会出现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端坐呼吸、心源性休克等现象。

此外,肺水肿患者也会出现原发病的症状,如高血压引起的肺水肿会伴随头痛、头晕、心悸、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重症肺炎造成的肺水肿通常会伴随发烧、气促、喘憋、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症状。

病因

肺水肿的病因包括滥用药物、高血压、重症肺炎、颅脑创伤等。

1、滥用药物

如果患者大量使用麻醉药、镇静剂和磺胺类药物等,则会抑制呼吸中枢,造成体内缺氧,引起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进而会诱发肺水肿。

2、高血压

高血压可能会造成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充盈压增加,容易引起肺静脉压升高,从而会导致肺水肿。

3、重症肺炎

若肺部因受到病原体感染而造成肺炎,且病情比较严重,也可能会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最终引发肺水肿。

4、颅脑创伤

在患者颅脑出现创伤后,可能会造成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被解除,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升高,引发肺水肿。

就医

如果患者原本存在肺炎、高血压、左心衰竭等疾病,现在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窒息感、紫绀等症状,则高度怀疑是肺水肿所致,应该立即前往医院的呼吸科就诊。

医生通常会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肺部听诊、叩诊为主。随后需要进一步做X线检查、超声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测等,以对肺水肿进行明确诊断,同时找出引起肺水肿的原发病,从而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防止出现其他的不良后果。

治疗

肺水肿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日常生活管理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及时进行无创正压通气,以改善血氧饱和度。对于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需要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避免对肺部造成进一步损伤。

2、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并减轻肺水肿。同时需要积极处理原发病,若是高血压造成的肺水肿,需要使用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缬沙坦等药物控制血压;对于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需要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

3、日常生活管理

患者日常需要注意监测病情,按时随访复查。保持饮食清淡,患病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

日常

肺水肿的日常注意事项主要是调整饮食、加强休息、监测病情等。

1、调整饮食

患者平时应该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需要限制饮水量,以免肺水肿的情况进一步加重。

2、加强休息

患者应该以卧床休息为主,减少活动,且休息时尽量保持头高脚低位,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

3、监测病情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密切关注肺水肿以及原发病有无加重,一旦加重,需要立即就医处理,以改善预后。

预防

预防肺水肿的方法包括坚持运动、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

1、坚持运动

日常应该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骑单车、打羽毛球等,以提高免疫力,降低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几率,以免因为肺炎而引发肺水肿。

2、做好个人防护

平时需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避免脑部受到外伤,防止引发肺水肿。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如果患有高血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等疾病,需要积极使用降压药、抗心律失常药、强心药等药物进行治疗,否则疾病逐渐加重后会造成肺水肿。

诊断

肺水肿主要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血流动力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1、临床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窒息感、紫绀、昏迷等症状,则考虑患有肺水肿,家属应该及时带其就医。

2、体格检

若医生在患者肺部听诊时能够听到湿啰音,叩诊呈浊音,则可初步诊断为肺水肿。

3、影像学检查

包括肺部X线、肺部超声、心脏超声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肺水肿,而且可以判断肺水肿的类型。

4、血流动力学检测

如用PAC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经肺热稀释技术等,其中用PAC测量肺毛细血管楔压是诊断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金标准。

5、分子生物学检查

包括血浆脑型钠利尿肽检测、肌钙蛋白检测等,都可以用于肺水肿的鉴别诊断。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