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是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早期以关节和心脏受累较为常见。
风湿热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链球菌感染机体后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造成相应部位的免疫损伤。该病主要以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等症状为主,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也会同时出现。
患者日常需要保持皮肤干燥,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加重病情。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风湿热是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炎症,早期以关节和心脏受累较为常见。
风湿热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链球菌感染机体后产生抗链球菌抗体,与人体组织产生免疫交叉反应造成相应部位的免疫损伤。该病主要以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皮下结节、环形红斑、舞蹈病等症状为主,以上症状可单独出现也会同时出现。
患者日常需要保持皮肤干燥,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加重病情。
症状
风湿热患者会有前驱症状、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病等典型症状。
1、前驱症状
在风湿热典型症状出现前的1-6周,患者会因为喉部感染链球菌出现发热、咽喉疼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经治疗后症状可消失,有些患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甚微,以至于无明显前驱症状。
2、关节炎
常为首发症状,特点为游走性及多发性,以膝、踝、腕、肘等大关节为主,局部会有红、肿、热、痛以及活动受限等。一般症状会在两周内消失,炎症缓解后关节功能会完全恢复,不遗留畸形或关节破坏,但是会反复发作。
3、心脏炎
心脏炎是风湿热最重要的病变,患者在运动后会有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窦性心动过速等症状,心脏炎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4、环形红斑
表现为淡红色环状红斑,中央苍白,多见于风湿热后期,分布在四肢近端及躯干部位,骤然起病后数小时或1-2天左右会消退。
5、皮下结节
多位于关节伸侧皮下组织,表现为质地稍硬、无痛性小结节,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没有红、肿等炎症改变。
6、舞蹈病
常发生4-7岁儿童模式一种没有目的的、不自主的躯干或肢体动作,面部还会有挤眉眨眼、摇头转颈、努嘴伸舌等表现,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症状加剧,入睡后消失。
病因
风湿热的发病原因与遗传、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等因素有关。
1、遗传
在风湿热患者家庭中,子女的患病几率要比无风湿热病史的家庭更高,研究发现,HLA-B35、HLA-DR2、HLA-DR4等与风湿热发病有关。
2、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与人体心肌、关节、丘脑下核等有共同的抗原,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会产生抗链球菌抗体,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混乱,使免疫系统在供给链球菌的同时也供给自身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导致器官损害。
就医
患者发现自己膝、踝、肘、腕等大关节出现红、肿、热、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时,可以就诊风湿免疫科。
其次,患者出现发热、咽痛,皮肤上有环形红斑,伴有气短、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若患者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心跳过快、高热甚至休克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就医。
确诊是风湿热的患者需要及时接受合理治疗,清除链球菌感染灶,以免病情进展引起心脏不可逆病变。
治疗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潮湿及受寒,急性期需要卧床休息,有心肌炎的患者需要在体温恢复正常、心电图改善后继续卧床3-4周后恢复活动。有舞蹈症的患者需要避免强光、噪声刺激。
2、药物治疗
首先需要消除链球菌感染,可以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长效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同时可以进行抗风湿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等。单纯关节受累者还可以应用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抗炎、止痛。舞蹈症患者首选丙戊酸控制症状,病情加重或效果不佳时可选用利培酮、氟哌啶醇等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
已经出现严重的慢性心脏瓣膜病伴有栓塞、心力衰竭等情况的患者需要考虑行瓣膜成形术、瓣膜置换术等方式治疗。
日常
风湿热日常需要注意休息、调整饮食、及时对症处理以及密切监测病情变化等。
1、注意休息
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患者主要以卧床休息为主。
2、调整饮食
患者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低脂、易消化为主,可以适当吃鱼汤、瘦肉、牛奶以及水果、蔬菜等。以少食多餐原则为主,避免每餐进食过饱。心功能不全者需要适当限制水分及盐分的摄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3、及时对症处理
关节疼痛时可以更换舒适体位,通过局部热敷方式减轻疼痛。舞蹈症患者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必要时可以适当约束。
4、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服用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关注药物是否出现副作用,每个六个月定期复查血常规、抗o抗体。
预防
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体育锻炼、均衡饮食等方式可以预防风湿热。
1、改善居住环境
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避免人口稠密,经常开窗通风。
2、加强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的参加慢跑、步行、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体质。
3、均衡饮食
饮食中保证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常见的食物有鱼、虾、牛奶、瘦肉等。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预防营养不良。
诊断
临床上多采用修订的Jones诊断标准诊断风湿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辅助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确诊。
1、临床表现
患者会有多发性关节炎、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舞蹈症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以提示风湿热是否处于活动期;咽拭子培养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感染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提示患者最近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3、心电图及影像学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是否存在窦性心动过速、P-R期间延长等,判断是否有心脏损害。X线片则可以判断关节和心脏有无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