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老人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风疹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可经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亲密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当感染风疹病毒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该病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因出现并发症,可能会有智力和运动障碍的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老人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风疹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体,可经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亲密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当感染风疹病毒后,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部分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该病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因出现并发症,可能会有智力和运动障碍的后遗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症状
风疹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淋巴结肿大、皮疹,部分患者可伴随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风疹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风疹病毒感染人体后可潜伏14~21天,当潜伏期结束后,患者才开始出现一些症状。一般在出疹前会出现前驱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结膜充血、畏光、颈部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并伴有压痛等。在发热后的1~2天,患者面部会出现一些淡红色斑丘疹或大片皮肤发红,并迅速向颈部、躯干以及四肢扩散,通常在1天内可波及全身,出疹的症状持续2~3天后可逐渐消退,一般不留有色素沉着和疤痕。部分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可能会并发头痛、恶心、呕吐等脑炎症状以及胸闷、气短、乏力等心肌炎症状。
病因
风疹主要与风疹病毒感染有关。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风疹病毒是引起该病的病原体,可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从而导致正常人感染。另外,如果孕妇感染风疹,风疹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从而引起畸形、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各种先天性疾病,严重者还可导致死胎、流产或早产。一些老人、儿童、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以及艾滋病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感染风疹病毒的风险会相对较高,属于风疹的高危人群。
就医
当出现感冒样症状以及皮疹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风疹在早期通常会引起发热、咳嗽、咽痛、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面部、颈部、躯干,甚至全身可出现淡红色丘疹、针尖样皮疹或皮肤发红的症状,当皮疹持续2-3后会逐渐消退,不留疤痕。该病虽然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部分患者因免疫力低下,可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如果控制不佳,可能会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智力障碍或运动障碍,严重者还可因脑疝而出现死亡。所以,当患者出现感冒症状并伴有皮疹时,应警惕风疹的可能,需要及时前往医院明确诊断。
治疗
风疹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
风疹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比如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等解热镇痛类药物缓解;出现咳嗽、咳痰症状时,可服用右美沙芬、氨溴索或羧甲司坦等止咳化痰类药物缓解。其次,该病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心肌炎或脑炎等并发症,所以还需要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比如支气管炎患者可配合使用青霉素、头孢克肟或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另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板蓝根颗粒、抗病毒口服液以及蒲地蓝消炎片等中成药物缩短病程,促进疾病的恢复。患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饮食清淡,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日常
风疹患者平时应注意自我隔离、做好皮肤护理、监测病情变化等。
1、自我隔离
风疹属于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以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所以,在患病期间,应注意自我隔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并每天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保持室内通风。
2、做好皮肤护理
在出疹期间,皮肤可伴有瘙痒感,患者可用温水擦洗,避免水温过烫,同时还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3、监测病情变化
在家进行自我隔离的患者,应做好病情监测,每天测量体温、观察皮肤是否有瘀斑,并留意是否有心脏不适和精神异常的症状,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等方式来预防风疹。
1、控制传染源
风疹患者是风疹的唯一传染源,所以对确诊的患者,应进行规范的治疗和隔离,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2、切断传播途径
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应避免前往人员聚集的场所,并在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以减少与风疹患者的接触。
3、保护易感人群
风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风疹的发生,所有幼儿都应按照预防接种规定及时接种风疹疫苗。一些老年人、育龄期女性或有风疹病例密切接触史的人群,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前提下,也可接种风疹疫苗,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诊断
风疹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病毒学检查、血清学检查等。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检查患者体表有无皮疹、结膜有无充血、颈后和枕部有无肿大的淋巴结后,一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
2、血常规检查
对有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如果发现白细胞总数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等表现,也有助于风疹的诊断。
3、病毒学检查
在出疹的前4-5天到出疹后的1-2天进行咽拭子病毒学检查,如果发现风疹病毒,可以诊断为风疹。
4、血清学检查
血清中的风疹血凝抑制抗体、风疹IgM抗体或风疹IgG抗体为阳性时,对于诊断风疹也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