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导致患者肺部循环功能、右心功能障碍的疾病。
肺栓塞是一种因为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者其他分支,导致肺部循环功能、右心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综合征,包含范围较广,包括肺血栓栓塞症、空气栓塞、脂肪栓塞、肿瘤栓塞和羊水栓塞等。其中以肺血栓栓塞症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所导致,典型症状表现是呼吸功能障碍、肺循环功能障碍等,临床多将急性肺栓塞称为肺血栓栓塞症。对于肺栓塞,早期预防是关键,积极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肺栓塞是导致患者肺部循环功能、右心功能障碍的疾病。
肺栓塞是一种因为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者其他分支,导致肺部循环功能、右心功能障碍的疾病、临床综合征,包含范围较广,包括肺血栓栓塞症、空气栓塞、脂肪栓塞、肿瘤栓塞和羊水栓塞等。其中以肺血栓栓塞症较为常见,通常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心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所导致,典型症状表现是呼吸功能障碍、肺循环功能障碍等,临床多将急性肺栓塞称为肺血栓栓塞症。对于肺栓塞,早期预防是关键,积极治疗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
症状
肺栓塞典型症状一般是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口疼痛、精神紧张、昏厥等。
1、呼吸困难
肺栓塞症状比较多样,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感觉,尤其是在活动后更加明显。
2、咳嗽
以干咳为主,部分患者可咳出少量的白痰来,同时会伴有程度不一的喘息症状。
3、咯血
咯血症状通常出现在肺栓塞后的24小时内。
4、胸口疼痛
胸痛发生一般比较突然,咳嗽时可加重胸口疼痛不适感。
5、精神紧张
因为发生肺栓塞,所以患者会感到烦躁不安、万分惊恐,自觉濒死感,多与胸口疼痛、呼吸困难等相关症状较为严重相关。
6、昏厥
昏厥主要是由肺栓塞导致患者脑供血不足或者脑循环障碍所引起。
病因
肺栓塞一般与深静脉血栓症、家族遗传因素、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病因有关。
1、深静脉血栓症
肺栓塞类型较多,以肺血栓栓塞症较为多见,而深静脉血栓症便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病因。
2、家族遗传因素
多见于和抗凝、凝血有关的基因发生突变,或体内缺乏纤溶酶原、凝血酶的人群。
3、血管内皮损伤
创伤、髋关节置换术、髋部骨折、中心静脉置管以及长期抽烟等,均可能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成为诱发肺栓塞的因素。
4、血液高凝状态
超重、高龄、口服避孕药以及患有肾病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下,诱发肺栓塞。
就医
当肺栓塞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咳嗽、胸口疼痛、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由于肺栓塞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咳嗽、胸口疼痛、呼吸短促、痰中带血或咯血等症状,应该立即就诊于急诊科,如果病症相对比较轻微,也可以选择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的号进行就诊。
医生一般会根据就诊者症状、体征和超声、胸片、血常规、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的结果初步怀疑肺栓塞,之后再通过核磁共振成像、CT肺动脉造影、放射性核素肺通气显像等检查进行明确诊断。
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多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排便,保证通气顺畅等。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为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加曲班、链激酶等抗凝和溶栓药物,口服或静脉注射后,可起到防止血栓增大、控制病情、降低死亡风险的作用,肺栓塞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3、手术治疗
如果溶栓无效或存在溶栓禁忌证,需要进一步行外科血栓清除术、经皮导管介入术,以改善症状和预后;如果存在抗凝药物禁忌证,则可以选择植入静脉滤器等。
日常
肺栓塞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需要注意合理进食、限制活动、避免增加腹压或是随意按摩、加强皮肤护理等。
1、合理进食
增加每日饮水量,保持饮食口味清淡、容易消化、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素,少吃或不吃任何刺激性食物,以促进机体恢复。
2、限制活动
在医生指导下安排活动,若刚做完溶栓治疗,短期内需要卧床休息,病情允许后再下床活动。
3、避免增加腹压或是随意按摩
避免可以增加腹腔压力的因素或是随意按摩肢体,以防造成血栓松动、脱落。
4、加强皮肤护理
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需要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避免让皮肤持续受压。
预防
肺栓塞应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主,预防措施大致分为基本预防、机械预防和药物预防等。
1、基本预防
即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久坐、久站,积极戒烟戒酒,适当运动,保持身体健康、体重合理。
2、机械预防
机械预防肺栓塞的方法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比如通过穿戴加压弹力袜、静脉足泵、间歇充气压缩泵等,改善静脉血液流动状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同时,也可起到预防肺栓塞的作用。
3、药物预防
一般对于手术前、手术后、存在血栓形成风险的人群,需要遵医嘱选用华法林、利伐沙班、阿加曲班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诊断
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血浆D-二聚体检测、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肺动脉造影检查等。
1、血浆D-二聚体检测
血浆D-二聚体检测属于非特异性标志物,对于疑似中低度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而言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一般检测水平正常,可排除肺栓塞,水平升高则意味着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
2、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
放射性核素肺扫描检查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远端肺栓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3、肺动脉造影检查
肺动脉造影检查为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但由于肺动脉造影检查属于有创性检查,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所以要注意慎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