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

疾病百科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性疾病,指由酸或碱反流所造成的食管黏膜破损。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范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疾病,指由酸或碱反流所造成的食管黏膜破损,在我国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根据内镜下看到的食管黏膜情况进行分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正常

即食管黏膜正常,没有破损,但可能会伴有组织学改变。

2、A级

食管黏膜存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糜烂区,长径不足5毫米。

3、B级

食管黏膜处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糜烂区,长径超过5毫米,但尚无融合性病变。

4、C级

食管黏膜存在糜烂区,且有融合现象,融合周径小于75%。

5、D级

食管黏膜病变广泛,糜烂融合在一块,并覆盖全周,融合周径等于大于75%。

名称

反流性食管炎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多发人群

中老年人 肥胖人群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日常调理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烧心 胃内容物反流

相关疾病

胃癌 胃炎 便秘

相关检查

问诊 胃镜检查 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 核素检查

相关手术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医保

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消化性疾病,指由酸或碱反流所造成的食管黏膜破损。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胃食管反流病范畴,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疾病,指由酸或碱反流所造成的食管黏膜破损,在我国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根据内镜下看到的食管黏膜情况进行分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正常

即食管黏膜正常,没有破损,但可能会伴有组织学改变。

2、A级

食管黏膜存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糜烂区,长径不足5毫米。

3、B级

食管黏膜处在1个或者1个以上的糜烂区,长径超过5毫米,但尚无融合性病变。

4、C级

食管黏膜存在糜烂区,且有融合现象,融合周径小于75%。

5、D级

食管黏膜病变广泛,糜烂融合在一块,并覆盖全周,融合周径等于大于75%。

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和反流。

1、烧心

烧心即患者会自觉胸骨后或者剑突下烧灼不适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特征性表现,常在进食后1小时出现,腹内压增高、弯腰以及平卧时也容易发生,部分病例在夜间明显,主要与反流物刺激食管神经有关。

2、反流

反流指胃内容物向着咽部,甚至口腔涌入,通常没有恶心或者干呕等现象。如果反流物味道比较酸,属于反酸范畴,可伴有没有来得及消化的食物。一般不会出现肠液或者胆汁反流的情况,如果有,则意味着患者存在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问题,应加以注意。

病因

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一般包括抗反流功能异常、食管清除能力下降、食管敏感性增强、胃内容物排空延迟等。

1、抗反流功能异常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会伴有食管下括约肌异常、食管裂孔疝,导致抗反流功能下降后,胃内容物容易反流。

2、食管清除能力下降

食管清除能力具有推进性蠕动的作用,当食管清除能力下降时,由于无法及时清除食管内反流物,所以在反流物持续刺激、损伤食管黏膜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炎症。

3、食管敏感性增强

食管感觉异常,敏感性增强的同时也会增加对酸的敏感性。

4、胃内容物排空延迟

胃内容物排空延迟可增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的机会。

就医

当患者出现典型的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如反流、胃灼热等,应尽快就医。

一般认为出现反流、胃灼热等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当患者反应加重,符合以下几种情况时,应进一步就诊治疗:

1、症状持续数天不见缓解。

2、服用抑酸剂后,症状依然存在,没有改善或消失。

3、症状严重至进食困难。

4、合并肌肉酸痛、头疼、发热等症状。

当胃食管反流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做紧急处理:

1、胸口疼痛超过数分钟。

2、食物卡在食道里出不来。

3、存在心脏疾病史且伴胸部疼痛不适感。

4、进食时感到口腔或者喉咙疼痛。

5、进食后不久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

6、剧烈呕吐,呕吐物中有血。

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包括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避免在睡前2-3小时进食,白天进食后避免立即卧床,积极戒烟戒酒,科学控制体重,预防便秘,饮食上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酸性食物和巧克力等,有助于减少反流发生。

2、药物治疗

患者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抑酸治疗,选用多潘立酮、伊托必利、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促进胃排空、减少食管反流。

3、手术治疗

以抗反流手术为主,常用术式为腹腔镜胃底折叠术,以防止食物从胃反流至食管。

日常

反流性食管炎日常需要注意做好家庭护理、生活管理、病情监测等。

1、家庭护理

由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程比较长,容易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产生消极心理,所以需要注意积极疏导患者,帮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和舒畅的心情。

2、生活管理

睡觉时,可以适当抬高床头,有助于防止胃酸反流;饮食上建议以少食多餐为主,避免暴饮暴食、进食过饱,不宜饮用咖啡、酒,不可进食辛酸食物和油腻食品。

3、病情监测

因为反流性食管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监测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前往医院咨询。

预防

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措施一般包括避免久坐、多喝水、少喝酒、保持身心放松、坚持运动、避免饮食辛辣酸甜刺激、定期体检等。

1、避免久坐,增加每日饮水量,减少喝酒或者尽量不喝酒。

2、严格戒烟,及时远离吸烟人群和二手烟环境。

3、学会释放不良情绪,保持身心放松,避免过于焦虑。

4、坚持运动,规律锻炼,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包括跑步、登山、游泳等。

5、对于高危人群,例如,存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患者,应注意科学减轻体重,避免进食辛辣酸甜类具有刺激性的食物。

6、积极治疗原发病,减少可以引起反流的药物使用,遵医嘱定期检查,控制高危因素等。

诊断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方法一般包括病史、辅助检查两大类。

一、病史

医生常会询问就诊者以下问题:

1、基本情况

包括职业、年龄、生活中是否抽烟喝酒、有无心脏疾病等。

2、发病时间

通过症状出现、持续的时间,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3、自觉症状

比如是否有呕吐、吞咽困难等感觉。

二、辅助检查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确诊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手段。

2、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

食管24小时pH值监测能够反映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部昼夜酸反流的情况。

3、核素检查

需要就诊者口服由医生准备的特殊液体,随后躺在检查床上进行核素扫描,若食管表现为放射性活性,提示其存在胃食管反流情况。

相关阅读

精选好物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