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

疾病百科

附件炎是指卵巢和输卵管因感染而发生的炎性疾病。

子宫附件,也就是卵巢和输卵管,位于女性的盆腔内,与外界不直接接触,当女性生殖道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内分泌发生变化时,则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从而出现炎症。附件炎属于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情的缓急程度可将其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急性附件炎一般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剖宫产术后、宫腔操作后等;慢性附件炎通常由急性附件炎迁延而来,多数与急性炎症没有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有关。

名称

附件炎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卵巢 输卵管

多发人群

30岁左右的女性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下腹坠痛 阴道分泌物增多 高热 头痛 腰骶酸痛

相关疾病

月经不调 子宫肌瘤 围绝经期综合征

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腹腔镜检查

相关手术

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

医保

概述

附件炎是指卵巢和输卵管因感染而发生的炎性疾病。

子宫附件,也就是卵巢和输卵管,位于女性的盆腔内,与外界不直接接触,当女性生殖道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内分泌发生变化时,则容易受到致病菌的感染,从而出现炎症。附件炎属于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根据病情的缓急程度可将其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急性附件炎一般多发生于产后、流产后、剖宫产术后、宫腔操作后等;慢性附件炎通常由急性附件炎迁延而来,多数与急性炎症没有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有关。

症状

附件炎主要表现为下腹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高热、头痛、腰骶酸痛等症状。

根据病情的缓急程度,可将附件炎分为急性附件炎和慢性附件炎,两种类型的表现症状有一定的差别。急性附件炎患者可出现典型的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症状,腹痛多为持续性,在活动或性交后可导致疼痛加重,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等症状;慢性附件炎患者多数没有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的感觉,常在劳累、性交或月经前后加重,少数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

病因

附件炎一般与下生殖道感染、周围器官病变以及宫腔操作等因素有关。

1、下生殖道感染

阴道、宫颈部位发生细菌或淋病奈瑟菌感染时,致病菌可沿着子宫颈黏膜、子宫内膜蔓延到输卵管、卵巢,从而引起附件炎。

2、周围器官病变

当腹腔其他脏器发生感染后,致病菌可直接蔓延到输卵管、卵巢,导致该部位发生炎症,比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

3、宫腔操作

一些接受过刮宫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以及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因宫腔内环境改变,生殖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上行感染,从而引发附件炎。

就医

当出现下腹疼痛,并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烧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

附件炎属于妇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可引起下腹疼痛、阴道分泌增多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高热、寒战、头痛等症状。该病可引起输卵管粘连、堵塞,增加不孕和异位妊娠的风险,严重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而且还可导致局部形成脓肿,如果不及时治疗,脓肿发生破裂可危及生命。所以,当患者出现相关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妇科就医,通过实验室检查以及B超、C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具体病因,避免耽误病情。

治疗

附件炎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急性发作期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尽量采取半卧位的方式,以促进脓液流向直肠子宫凹陷处,便于炎症局限和吸收。高热患者可通过温水擦浴或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2、药物治疗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或阿奇霉素等。

3、手术治疗

当附件炎发展为输卵管或卵巢囊肿,且经药物治疗不佳或发生破裂时,患者可通过腹腔镜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

日常

附件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需要注意加强营养、改善生活方式以及保持个人卫生习惯等。

1、加强营养

日常饮食上需要适当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促进病情的恢复。

2、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戒烟戒酒,同时保证规律的睡眠、适当的体育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态,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保持个人卫生习惯

注意保持局部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同时在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以免引起反复感染。

预防

一般可以通过注意性生活卫生、注意避孕以及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方式来预防附件炎的发生。

1、注意性生活卫生

平时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在月经期间同房,同时还要保持单一、固定的性伴侣,安全、科学地使用避孕套,以降低生殖道感染的风险。

2、注意避孕

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操作可增加生殖道感染的风险,所以暂时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还需要做好避孕措施,防止意外怀孕,减少流产手术对身体的伤害。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有宫颈炎、阴道炎以及阑尾炎、腹腔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避免病原体蔓延至输卵管和卵巢引起附件炎。

诊断

附件炎的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腹腔镜检查等。

1、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可方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可鉴定病原体的类别,同时还可做药敏试验,从而方便医生确定临床用药方案。

2、影像学检查

通过腹部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输卵管和卵巢的形态、有无积液、肿块以及充血程度,有助于早期附件炎的诊断;CT和MRI检查可以用于鉴别卵巢囊肿和肿瘤。

3、腹腔镜检查

当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且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可通过腹腔镜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

扫码手机阅读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