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继发于A组链球菌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常继发于未经及时治疗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最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较少见,并且好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大多数患者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会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现象,疼痛呈游走性,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现象。风湿性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也容易反复发作。
名称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
治疗方法
是否遗传
相关症状
相关疾病
相关检查
相关手术
医保
概述
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继发于A组链球菌感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常继发于未经及时治疗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最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3岁以内的婴幼儿较少见,并且好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大多数患者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会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和压痛现象,疼痛呈游走性,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现象。风湿性关节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是也容易反复发作。
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前驱症状、关节症状、皮肤黏膜症状、心脏症状以及舞蹈症等。
1、前驱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在典型症状发现前1~6周左右,常会出现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表现,比如发热、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咽痛等。
2、关节症状
关节症状主要发生在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表现为对称性疼痛,并伴有红、肿、热等炎症表现。同时,关节疼痛症状通常在2周内消退,很少持续一个月以上,缓解后常无明显关节变形,但易反复。
3、皮肤黏膜症状
部分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皮下会出现小结,坚硬无痛,与皮肤不粘连,直径在0.1~1cm左右,大约在2~4周可消失。
4、心脏症状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常见的一种表现,由于风湿热可累及心肌、心内膜和心包膜,所以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可能会有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疾病,主要表现为运动后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症状。
5、舞蹈症
舞蹈症多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不自主地快速运动,如伸舌歪嘴、挤眉弄眼、耸肩缩颈、语言障碍等,一般在兴奋或注意力集中时加剧,入睡后即消失,通常持续1~3个月左右,少数可反复发作。
病因
风湿性关节炎通常是由A组链球菌感染所致。
如果感染A组链球菌,且未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A组链球菌中某些成分的分子结构可能与滑膜、关节液的分子结构相似或相同,导致机体在产生抗体消灭A组链球菌的同时,从而攻击自身关节组织,产生交叉免疫反应,从而造成多处关节炎症,导致关节损伤,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例如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出现疼痛,可伴有红、肿、热,有时有渗出,但无化脓现象。另外,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冬春阴雨季节,寒冷和潮湿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所以为了预防风湿性关节炎,平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工作。
就医
若之前感染A组链球菌,未经过及时治疗,随后出现关节疼痛、心前区不适、无痛性小皮下结节等症状,需要高度警惕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风湿性关节炎常继发于未经及时治疗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随后会引起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膝、踝、肘、腕、肩等大关节,该关节部位可出现红、肿、灼热、疼痛、压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心前区不适、四肢近端或躯干淡红色环形红斑、无痛性小皮下结节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链球菌抗体检查、咽喉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心电图等检查明确诊断。
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得了风湿性关节炎后,建议患者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并注意关节部位的防寒保暖以及防潮工作,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对症治疗
若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只累及关节,导致关节部位出现疼痛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
3、对因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常继发于A组链球菌感染,治疗方面还需要以去除病因为主,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苄星青霉素进行治疗,以消除链球菌感染灶。若对苄星青霉素过敏,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
日常
风湿性关节炎日常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诱因、多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定期复查等。
1、避免诱因
寒冷和潮湿是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发原因,为了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病情,患者应做好防寒保暖、防潮工作。
2、多注意休息
风湿性关节炎处于急性发作期间,建议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渐恢复活动。
3、适当运动
在疾病的恢复、缓解期,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运动,比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免疫力。
4、定期复查
治疗期间应遵医嘱定期前往医院复查,以便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
预防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措施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1、一级预防
风湿性关节炎常继发于未经及时治疗的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为了预防链球菌的感染,应及时前往医院接种抗链球菌疫苗。同时,寒冷和潮湿是风湿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发因素,日常需要做好防寒、防潮工作,并适当开展体育活动,保证饮食合理,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预防风湿性关节炎的目的。
2、二级预防
积极预防风湿热的复发或继发性风湿性心脏病,并根据病情给予继发性预防用药,可明显减少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率。
诊断
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方法包括咽拭子培养、抽血检查、心脏检查等。
1、咽拭子培养
咽拭子培养检查是从咽部黏膜取分泌物进行培养,目的是判断近期有无咽喉部A组链球菌感染。
2、抽血检查
若抽血检查发现抗链球菌溶血素呈阳性,血沉、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IgM、IgG、补体C3等指标均升高,提示患者体内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有感染A组链球菌。
3、心脏检查
心电图检查主要是用于评估心脏情况,判断是否并发心脏病变。若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如显示窦性心动过速、P-R间期延长和各种心律失常等改变,通常意味着存在心脏损害,还需要完善超声心动图、心肌核素、心肌酶谱等检查,以了解风湿热是否引起心脏炎症。